第聂伯河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第聂伯战役
第聂伯河战役

第聂伯河战役Би́тва за Днепр)是伟大卫国战争苏联红军为解放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和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战略登陆场,于1943年8月至12月间发动的一系列进攻战役。参加第聂伯河会战的红军部队有中央方面军(后改称为白俄罗斯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乌克兰第二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南方面军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等。[1]

作战部署[编辑]

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制定的1943年夏秋战略计划,红军将在西南方向实施战略进攻。由康·康·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由尼·费·瓦图京大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和由伊·斯·科涅夫大将指挥的草原方面军应向第聂伯河中游地带发动攻势,由罗·雅·马利诺夫斯基大将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由费·伊·托尔布欣上将指挥的南方面军则应向第聂伯河下游地带和克里木半岛发动攻势。红军总共集结了263.3万人的兵力,装备有512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余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850架军用飞机。与此同时,由瓦·丹·索科洛夫斯基大将指挥的西方面军和由安·伊·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左翼部队应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发动进攻,牵制这一带的德军无法南下支援。另外,亚速海区舰队应运送部队在亚速海北岸登陆,从南面配合主力部队的进攻,游击队则在德军后方展开广泛的游击作战,袭击德军交通线,并配合部队强渡第聂伯河。[1]

德军统帅部库尔斯克战役失利后,企图通过巩固防御将红军阻挡在韦利日多罗戈布日布良斯克苏梅北顿涅茨河米乌斯河一线,以保住第聂伯河东岸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地区。同时,德军还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速构筑“东方壁垒”的战略防御工事,而第聂伯河一段为其主要部分。[1]

在战役前,德军在纳夫利亚塔甘罗格正面上部署了由冯·克鲁格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其第2集团军位于红军进攻部队的正面,以及由冯·曼斯坦因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包括第4装甲集团军第8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6集团军,总共有62个师(含14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德军总兵力为124万人,拥有126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00辆坦克和突击炮、2100架军用。总体而言,红军在兵力说比德军多1.1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0%,飞机多40%。而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后期就做好了此次战役的准备,但相较于前几次战役,红军各部队必须突破德军在大河川上设立的坚固防御。[1]

战役进程[编辑]

红军第一阶段攻势[编辑]

8月26日晨,中央方面军首先向谢夫斯克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一带发起进攻。其中,第60集团军进展最大,在谢夫斯克南面突破了德军防线,解放了格卢霍夫,并向科诺托普推进,进入乌克兰北部地区。为了扩张战果,中央方面军司令部将第13集团军及部分坦克兵、炮兵、工程兵调到该方向,强化第60集团军的攻势。随后,第60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在科诺托普方向继续进攻,扩大战果,在31日前将正面突破口扩大到100公里,纵深达70公里。[1]

沃罗涅日方面军由于担心在阿赫特尔卡追击的部队受到敌人合围威胁,因此在8月25日先令该部从突出部撤退。与此同时,该房间左翼部队展开进攻,在两天内向前纵深推进了25—30公里,而右翼部队则解放了苏梅,并继续向罗姆内组织进攻。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后,草原方面军继续在哈尔科夫西面和西南面组织进攻,并在9月初协同西南方面军朝克拉斯诺格勒上第聂伯罗夫斯克展开进攻。[1]

西南方面军早在8月13日便发动了顿巴斯战役,其右翼部队率先向克拉斯诺格勒组织进攻。16日,该方面军中央各部也从北顿涅茨河沿岸转入进攻。尽管西南方面军将作为第二梯队的近卫第8集团军投入了战场,但攻势却仍然缓慢。而南方面军则在18日转入进攻,突破了德军在米乌斯河的防线,并于30日解放了塔甘罗格[1]

9月上旬,红军继续在整个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发动攻势。15口,德军统帅部下令南方集团军群全线撤退至梅利托波尔第聂伯河一线的“东方璧垒”,保存兵力固守右岸乌克兰克里木黑海沿岸港口。与此同时,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向各方面军下达了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并在右岸夺取登陆场的指示,而红军各部则毫不停歇地追击敌军,解放了大片失地。最终,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推进至基辅附近,草原方面军推进至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一线,西南方面军推进至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扎波罗热一带,而南方面军奉命突破莫洛奇纳亚河的防线并向第聂伯河下游和克里木展开进攻。[1]

中央方面军在得到第61集团军增援后,在切尔尼戈夫展开进攻并于9月21日解放了这座城市。次日,第13集团军各部推进至第聂伯河沿岸,率先强渡第聂伯河,并普里皮亚季河口一带建立了登陆场。而沃罗涅日方面军在得到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支援后,于21日前推进至第聂伯河一带,并由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在大布克林附近的河曲地带建立了登陆场,而其右邻的第40集团军和左邻第47集团军也分别开始强渡第聂伯河,另外,第38集团军在基辅以北的柳捷日村附近建立了登陆场。而红军空降兵为了配合沃罗涅日方面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阵地,调拨第3空降旅、第5空降旅于23日夜实施了空降突击战。草原方面军在得到第37集团军的增援后,于23日解放了波尔塔瓦并在24日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西北面强渡第聂伯河建立登陆场,28日又在克列缅丘格东南面和上第聂伯罗夫斯克附近分别建立登陆场。西南方面军在顿巴斯挫败德军后,继续发起进攻,以第6集团军一部于25日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以南强渡第聂伯河。而南方面军则推进至莫洛奇纳亚河一带。9月底,红军几乎解放了左岸乌克兰全部地区。[1]

红军第二阶段攻势[编辑]

红军各方面军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阵地后,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分配的任务,继续肃清第聂伯河左岸的德军残余部队,并扩大右岸登陆场,并实施解放右岸乌克兰克里木半岛的攻势。而德军统帅部计划扼守基辅一带,并将红军赶回第聂伯河左岸,巩固第聂伯河沿岸防线。[1]

沃罗湿日方面军(10月20日起改称乌克兰第一方面军)于10月12日在基辅方向发动进攻战役,在经过数日激烈交战后,于11月6日解放了这座城市。随后,乌克兰第一方面军继续在向科罗斯坚日托米尔法斯托夫组织进攻,向前推进约150公里,在右岸乌克兰扩大了阵地。11月下半月,该方面军又挫败了德军在基辅一带组织的反攻,并于12月初转入反攻。[1]

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原草原方面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原西南方面军)、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原南方面军)在乌克兰南部,即基洛夫格勒克里沃罗格—第聂伯河下游一带组织攻势,其中乌克兰第二、三方面军经过为期3个月的战斗解放了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城市,在第聂伯河中下游右岸地带扩大了阵地。同时,最北面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原中央方面军)在日洛宾南面展开进攻,形成了纵深约100公里的登陆场。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在9月底发起进攻,突破了德军在莫洛奇纳亚河的防线,解放了梅利托波尔,将敌人赶出第聂伯河下游一带,并封锁了盘踞在克里木半岛的敌人。[1]

红军航空兵为了支援各方面军在第聂伯河沿岸的攻势,仅在9月份就出动了9万余架次,向敌军投掷了9570吨炸弹,发射了5.5万余枚火箭。而亚速海区舰队也在亚速海北岸实施了登陆战。[1]

战役结果[编辑]

红军在第聂伯河战役中重创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中央集团军群一部,解放了3.8万多个大小居民地,包括基辅在内的160座城市。此次战役为红军进一步在右岸乌克兰扩大战果和后续在白俄罗斯组织攻势创造了有利条件。[1]

在第聂伯河战役中,红军各兵种诞生了2438名苏联英雄,许多部队和兵团被授予了“基辅”、“波尔塔瓦”、“切尔尼戈夫”、“第轰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日托米尔”、“法斯托夫”、“克列缅丘格”、“利西昌斯克”、“戈尔洛夫卡”、“马里乌波尔”、“梅利托波尔”等菜誉称号。[1]

参考[编辑]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译.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1982年5月初版: 第253-257页

相关内容[编辑]

胜利旗 伟大卫国战争相关战役 
1941年6月-1941年11月
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 杜布诺—卢茨克—罗夫诺 斯摩棱斯克 基辅 第一次哈尔科夫 莫斯科防御阶段
1941年11月-1942年6月
莫斯科反攻阶段 罗斯托夫 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 第二次哈尔科夫
1942年7月-1943年6月
斯大林格勒 高加索(图阿普谢) 罗斯托夫 “火花” 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 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 伏罗希洛夫格勒 第三次哈尔科夫
1943年7月-1944年5月
库尔斯克(奥廖尔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 斯摩棱斯克 顿巴斯 第聂伯河(梅利托波尔 基辅) 布良斯克 新罗西斯克—塔曼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 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 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 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 普罗斯库罗夫—切尔诺维策 乌曼—博托沙尼 敖德萨 克里木
1944年6月-1944年12月
白俄罗斯 利沃夫—桑多梅日 雅西—基什尼奥夫 东喀尔巴阡 波罗的海沿岸 贝尔格莱德 布达佩斯
1945年1月-1945年5月
维斯瓦河—奥得河(桑多梅日—西里西亚) 东普鲁士 下西里西亚 东波美拉尼亚 摩拉维亚—俄斯特拉发 上西里西亚 维也纳 柏林 布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