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

来自阅兵百科
胜利勋章
大将 阿·因·安东诺夫

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1]Алексей Иннокентьевич Антонов,1896年9月15[27]日—1962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克拉珊族,格罗德诺人,1916年入伍,1919年4月加入工农红军,1928年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伏龙芝军事学院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胜利勋章获勋者(第12号),副教授大将军衔。

他是一战俄国内战老兵,是伟大卫国战争中红军出色的参谋长,担任过数个方面军的参谋长和苏联红军总参谋长,协助最高统帅斯大林组织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的工作,也是唯一被授予胜利勋章的苏军大将。

战后,他担任了苏联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1946年3月至1948年11月,1954年4月至1962年6月)、华沙条约组织联合武装力量总参谋长(1955年5月至1962年6月)。

生平[编辑]

1896年9月15[27]日,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出生在维尔纳总督区格罗德诺的军官家庭,父亲是炮兵上尉因诺肯季·阿列克谢耶维奇(1859—1908),母亲是特蕾莎·克萨维耶夫娜(1862—1915)。

1904年,随家搬迁到沃利尼亚省奥斯特罗赫,进入当地中学学习。

1914年一战爆发后,举家搬迁至圣彼得堡

1915年,由于母亲病故,家中财源枯竭,他不得不在彼得格勒附近的斯拉维扬卡村做工。

1916年,应征入伍并进入巴甫洛夫斯克军事学校受训,12月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并分配到近卫猎兵团中。

1917年初,他的部队被编入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

1917年6月至7月,他参加七月攻势并在战斗中负伤,之后送往彼得格勒的一家医院治疗,为表彰他的英勇,他因此获得了四级圣安娜勋章。伤愈后,他被编入近卫猎兵预备团并担任副官。

1918年5月1日,复员并进入彼得格勒林业学院学习,与此同时,他还在彼得格勒粮食委员会兼职。

1919年4月11日,加入工农红军,被编入莫斯科第1工人师中担任参谋助理。很快,他和他的部队参加了在卢甘斯克附近爆发的战斗。在卢甘斯克的战斗中,他的部队损失惨重,因此在5月27日,莫斯科第1工人师被并入因扎第15步兵师中,安东诺夫被派往该师第3旅担任参谋长。

1919年10月,参加了红军在乌克兰和库班一带的反攻战役,击溃了邓尼金指挥的白卫军

1920年1月,随部队参加了罗斯托夫—新切尔卡斯克战役。3月下旬,又参加了解放新罗西斯克的战役。之后,改任第45步兵旅参谋长。

1920年6月,参加了在卡霍夫卡附近与弗兰格尔白卫军的战斗。8月,将敌人赶出卡霍夫卡一带。10月,与西南方面军其他部队一道击溃了克里木北部的白军。11月,先后参加了解放塞瓦斯托波尔刻赤的战斗。在俄国内战结束后,他一直在第15步兵师中任职。

1928年,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31年3月,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担任第46步兵师参谋长。

1932年秋,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战役系进修。

1934年10月,任莫吉廖夫-扬波尔驻垒区参谋长。

1935年8月,任哈尔科夫军区司令部作战处长。

1936年10月,被推荐到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与亚·米·华西列夫斯基列·亚·戈沃罗夫伊·赫·巴格拉米扬尼·费·瓦图京一起成为该学院的第一批学员。

1937年6月,任莫斯科军区参谋长。

1938年12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

1940年2月11日,被授予副教授学术称号。

1941年3月,任基辅特别军区副参谋长。

1941年6月24日,由于西南方面军成立,安东诺夫任基辅特别军区参谋长,负责后方工作。

1941年8月,参加了组建南部方面军的工作并担任该方面军参谋长。

1941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南部方面军的战争形势十分不利,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突破了赫尔松基辅一线并横渡第聂伯河天险,方面军不得不进行被动的防御作战。

1941年10月,组织了保卫罗斯托夫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南部方面军在罗斯托夫城下挡住了德军第1装甲集团军的进攻,并成功地发起了反攻,夺回了顿河畔罗斯托夫

1942年1月上旬,组织南部方面军在哈尔科夫东南部发动了反攻。

1942年7月28日,在南部方面军并入北高加索方面军后,任北高加索方面军参谋长。

1942年9月4日,北高加索方面军改编为外高加索方面军黑海集群,他担任黑海集群参谋长,期间,负责了图阿普谢战役

1942年11月,任外高加索方面军参谋长。

1942年12月,在亚·米·华西列夫斯基的提议下,被调入红军总参谋部,任副总参谋长兼作战总局局长。

1943年1月,他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前往布良斯克方面军第18步兵军,成功地组织了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希战役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

1943年3月下旬,回到莫斯科,重新组织作战总局的工作。他参加了制订库尔斯克战役作战计划和战前准备的工作。之后,他又协助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制订了横渡第聂伯河、解救列宁格勒以及1943年冬季苏军的攻势行动以及第二年解放白俄罗斯巴格拉基昂行动。在华西列夫斯基前往波罗的海之际,他成为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助手,直接向斯大林提出军事方面的建议,并负责接见美、英、法等同盟国的军事使团。

1945年2月4日,接替华西列夫斯基担任苏联红军总参谋长

1945年6月4日,他被授予胜利勋章,是唯一一位获得该殊荣的红军大将

1946年3月,在苏联武装力量进行改革后,任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

1948年11月6日,任外高加索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50年1月,任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1954年4月,再次担任苏联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

1955年5月,在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后,兼任华约联合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1962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苏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第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师级指挥员,1937年7月16日
  • 少将,1940年6月4日
  • 中将,1941年12月27日
  • 上将,1943年4月4日
  • 大将,1943年8月7日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沙俄[编辑]

国际[编辑]

蒙古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

朝鲜

  • 解放朝鲜奖章

波兰

美国

法国

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参考[编辑]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列别捷夫伏龙芝加米涅夫图哈切夫斯基沙波什尼科夫叶戈罗夫沙波什尼科夫梅列茨科夫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索科洛夫斯基扎哈罗夫比留佐夫扎哈罗夫库利科夫奥加尔科夫阿赫罗梅耶夫莫伊谢耶夫洛博夫萨姆索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