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来自阅兵百科
苏联英雄苏联英雄
胜利勋章胜利勋章
苏联元帅 亚·米·华西列夫斯基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1]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年9月18[30]日—1977年12月5日),苏联卓越的军事家,俄罗斯族,科斯特罗马省维丘加人,1915年1月入伍,1919年4月加入工农红军,1931年8月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两度苏联英雄(1944年,1945年),两度胜利勋章获勋者(第2号,第7号),苏联元帅军衔。

他是一战俄国内战老兵,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红军总参谋长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协助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策划了许多次战役,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指挥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完成了攻克柯尼斯堡的战役。在苏日战争中,担任苏军远东部队总司令,歼灭了日本关东军的全部有生力量,完成了对中国东北的解放。

战后,他先后担任了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1946年3月至1948年11月)、苏联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49年3月至1950年2月)、苏联军事部部长(1950年2月至1953年3月)。

生平[编辑]

1895年9月18[30]日(另一说为16[28]日),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出生在科斯特罗马省维丘加的一个神职家庭,他是家中八个孩子中的老四,父亲是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1866—1953),母亲是娜杰日达·伊万诺夫娜(1872—1939)。

1909年夏,从基涅什马神学校毕业。同年秋,进入科斯特罗马神学校学习。期间,他曾参加过当地的罢工运动,因此被短暂地驱逐出科斯特罗马,之后,又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1915年1月,在一战爆发后,华西列夫斯基志愿加入了沙俄军队。2月,进入阿列克谢耶夫军事学校学校,在战时速成训练班学习。5月,从速成班毕业,被授予准尉军衔。

1915年6月至9月,先后在罗斯托夫日托米尔的预备营中服役。

1915年9月,被编入西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第103步兵师诺沃霍漂尔斯克第409团,在该团担任第1营第2连的半连连长。

1916年春,任诺沃霍漂尔斯克第409团第1连连长。4月底,被授予四级圣安娜勋章

1916年5月,他参加了布鲁西洛夫攻势。由于这次战役中,他所在的团军官损失惨重,他因此被任命为该团营长,并被授予上尉军衔。

1917年11月,由于对旧军队的不满,他从部队退伍回乡。12月底,第409团士兵委员会选举华西列夫斯基为该团团长,但考虑道乌克兰的局势,在基涅什马县苏维埃军事部的建议下,他并未前去担任团长职务。

1918年6月,任基涅什马县乌列格茨克役前普遍军训处教官。

1918年9月,在诺沃西利的农村小学当老师。

1919年4月,加入工农红军,担任诺沃西利的第4预备营教官(相当于副排长)。6月初,参加了平定叶夫列莫夫县斯图平诺乡富农武装的战斗。

1919年夏,华西列夫斯基所在的预备营参加了图拉第1步兵师的组建。10月初,任图拉第2步兵师第5步兵团团长,该团负责筑垒区的防御工作。

1919年11月,他所在部队的番号改为第48步兵师第143步兵旅第427团,同时根据华西列夫斯基个人的请求,他改任该团副团长。

1919年12月,第48步兵师开始调往西线,抗击波兰干涉军。同月,由于前线部队重组,他改任第11步兵师第32步兵旅第96步兵团副团长。

1920年7月,改任第48步兵师第429步兵团副团长。之后,在绍沙河战斗中因为与旅长的冲突,被旅长解除副团长职务,降任为排长。但该步兵师的党组织认为华西列夫斯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撤销了原来旅长的命令,并任命他担任师独立营营长。

1920年11月,任第142步兵旅第424团副团长。

1921年初,随第48步兵师调往萨马拉省,参加当地的剿匪战斗。8月,在完成剿匪任务后,部队被编入莫斯科军区,第424团驻扎在勒热夫

1922年,工农红军对建制进行改组,撤销了旅番号,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第48步兵师第142步兵团副团长。

1924年,任师初等指挥员学校校长。同年12月,师办军校撤销,他改任第143步兵团团长。

1926年至1927年,在共产国际指挥员“射击”进修班学习。

1928年,调任第144步兵团团长,负责解决该团训练工作很差的问题。

1931年春,调入红军作战训练局工作。

1931年8月,成为联共(布)预备党员。

1934年,任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副参谋长兼军训处处长。

1936年,进入工农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是该学院的第一期学员。12月5日,由于红军引入军衔制,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上校军衔。

1937年8月底,从学院毕业后,并担任学院战役学后勤系主任。10月,任总参谋部指挥员作战训练处处长。

1938年8月16日,晋升旅级指挥员军衔。

1939年6月,任总参谋部作战局副局长。之后,在苏芬战争时期,协助鲍·米·沙波什尼科夫伊·瓦·斯莫罗季诺夫工作。

1940年5月,任总参谋部作战局第一副局长,同时,晋升师级指挥员军衔。同年11月9日,作为莫洛托夫率领的苏联代表团一员,前往柏林进行谈判。

1941年8月1日,任红军副总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

1941年10月5日,与苏联国防委员会代表一同前往莫扎伊斯克的防线,协助组织该地区的防御工作。

1941年10月16日,为了保证红军总参谋部机关从莫斯科疏散后,坐镇莫斯科指挥的斯大林需要有人协助,总参谋部为此组建了留在莫斯科的作战参谋小组,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该小组的负责人。同月28日,晋升中将军衔。

1941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由于鲍·米·沙波什尼科夫生病,华西列夫斯基代理总参谋长一职。

1942年4月中旬至5月8日,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派往西北方面军,负责监督部队消灭在德米杨斯克的德军部队。

1942年5月8日,由于沙波什尼科夫再次生病,华西列夫斯基再次代理红军总参谋长。5月9日,由于红军在克里木战役中失败,被召回莫斯科检查克里木方面军战败的原因。

1942年6月,由于第2突击集团军被德军包围,他被派往沃尔霍夫方面军协助该方面军解救被围部队。

1942年6月26日,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

1942年7月23日至8月26日,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代表,并组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前期防御阶段的工作。

1942年10月14日,兼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清晰地研究和计算了该方向苏军和德军的力量对比,并组织总参谋部制定了精密的反攻计划。反攻期间,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协调多个方面军完成了对德军第6集团军的包围,并击退了冯·曼斯坦因指挥的救援部队。

1943年1月18日,晋升大将军衔。2月26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成为第二位在战争期间被授予该军衔的高级统帅。

1943年夏的库尔斯克战役中,他负责协调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草原方面军在防御阶段阻止德军的推进并执行反攻阶段的鲁缅采夫行动

1943年8月至1944年3月,协调多个方面军部队完成了解放顿巴斯克里木乌克兰右岸的战役。

1944年4月10日,在敖德萨被解放的当天,华西列夫斯基被授予第2号胜利勋章

1944年6月,在巴格拉基昂行动中,他负责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作战。7月10日,同时还负责协调波罗的海沿岸第二方面军。7月29日,负责直接指挥这三个方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方向进攻战役,同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1945年2月18日,由于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伊·丹·切尔尼亚霍夫斯基阵亡以及华西列夫斯基个人的请求,大本营决定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负责组织和指挥在柯尼斯堡战役东普鲁士战役中的行动。

1945年4月19日,他被授予第二枚胜利勋章。4月26日,在桑兰战役中攻克了德军的要塞城市——皮劳

1945年4月27日,他开始负责制定对日作战的计划。

1945年7月30日,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指示,华西列夫斯基被任命为苏军远东部队总司令,负责协调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的作战行动。

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开始向中国东北关东军发动攻势,仅用了24天,苏联军队就彻底解放了中国东北和北朝鲜。

1945年9月8日,华西列夫斯基被第二次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以表彰他在对日作战中的贡献。

1946年3月22日至1948年11月,任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1948年11月,任苏联武装力量部第一副部长。

1949年3月24日,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长[2]

1950年2月26日,任苏联军事部长

1953年3月16日至1956年3月15日,改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3]

1956年8月14日至1957年12月,任分管军事科学的苏联国防部副部长。

1959年1月,退居二线,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组总监。

1977年12月7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苏共第十九届、二十届与二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届、三届、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4]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沙俄[编辑]

国际[编辑]

美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英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法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纪念[编辑]

以下军事学院以“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命名——

参考[编辑]

  1. Василев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2. 华西列夫斯基任苏联武装部队部长. 人民日报, 1949年3月28日第3版
  3.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全体会议的决议.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8日第1版
  4. Дважды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Василев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长 
列别捷夫伏龙芝加米涅夫图哈切夫斯基沙波什尼科夫叶戈罗夫沙波什尼科夫梅列茨科夫朱可夫沙波什尼科夫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华西列夫斯基什捷缅科索科洛夫斯基扎哈罗夫比留佐夫扎哈罗夫库利科夫奥加尔科夫阿赫罗梅耶夫莫伊谢耶夫洛博夫萨姆索诺夫
苏联元帅肩章 苏联元帅 
伏罗希洛夫 图哈切夫斯基 布琼尼 叶戈罗夫 布柳赫尔 铁木辛哥 库利克 沙波什尼科夫 朱可夫 华西列夫斯基 斯大林 科涅夫 戈沃罗夫 罗科索夫斯基 马利诺夫斯基 托尔布欣 梅列茨科夫 贝利亚1 索科洛夫斯基 布尔加宁2 巴格拉米扬 比留佐夫 格列奇科 叶廖缅科 莫斯卡连科 崔可夫 扎哈罗夫 戈利科夫 克雷洛夫 雅库鲍夫斯基 巴季茨基 科舍沃伊 勃列日涅夫 乌斯季诺夫 库利科夫 奥加尔科夫 索科洛夫 阿赫罗梅耶夫 库尔科特金 彼得罗夫 亚佐夫
1. 贝利亚于1953年被褫夺军衔;2. 布尔加宁于1958年被降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