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来自阅兵百科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旗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Наро̀дна 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缩写 НРБ)是1946年9月15日至1990年11月15日期间由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演变为保加利亚共和国。该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三面接陆,东濒黑海,是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后来又加入了华沙条约组织[1]

历史[编辑]

1946年8月,保加利亚境内爆发多次集会,要求废除皇室并实现“一耕者有其田”。[2]9月8日,保加利亚举行复决废止帝制,其中92.79%的选民赞成共和国制。[3]9月15日,保加利亚国民议会正式宣布保加利亚为人民共和国,瓦·佩·科拉罗夫在国会上就任共和国临时主席,帮宣布成立部长会议,而被废黜的西美昂二世则流亡至埃及[4]

1946年10月5日,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通过新宪法,规定要在十八岁以上的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国营公共事业及工业企业,包括航运运输邮电等,禁止卡特尔与托辣斯,并宣布土地耕种者的财产、私有财产、私人企业及劳工受到特别保护,并规定消除种族歧视、男女平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国民议会,四年选举一次,具有立法权。[5]同月27日,保加利亚进行了共和后的第一次大选,由保加利亚共产党主导的祖国阵线获得了国民议会465席中的364席(其中,保共占有226席)。[6][7]次月22日,格·米·季米特洛夫就任部长会议主席,组建新政府。[8]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保加利亚完成土地改革与工业国有,使三十万无地或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并在1947年将工业总生产量超越战前最高水平。[9]

1950年2月,在季米特洛夫和科拉罗夫相继逝世后,维·维·契尔文科夫成为了保加利亚最高领导人。[10][11][12]

1954年3月,托·赫·日夫科夫接替契尔文科夫担任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3]两年后,即1956年4月,安·塔·于哥夫接替契尔文科夫出任保加利亚部长会议主席,而日夫科夫在1962年11月战胜于哥夫后彻底巩固了自己作为保加利亚最高领导人的地位。[14][15]在日夫科夫领导时期(1956年至1985年间),保加利亚国民收入增长了7倍,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7.4倍,同期普遍高于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此外,工农业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减少。保加利亚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该国成功普及了7年教育、8年教育、中等教育,又把11教育改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12年统一中等综合技术教育,仅在1975年,每1万人中就有122个大学生,超过英国西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保加利亚出现了严重的人口自发迁徙现象,大量土耳其人和犹太人向国外迁徙,此外还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的问题。[16]在日夫科夫执政后期,保加利亚经济出现了重大危机,国内存在一批大型且毫无经济效益的“政绩”企业,农业全面萎缩,农产品几乎都依靠进口,而保加利亚欠下了近120亿美元的外债,国内经济增长陷入停滞。[17]

1989年11月,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产生怀疑的日夫科夫在内外压力下,被迫辞去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随后,保共新领导层立即宣布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将“公开性”作为政策原则。[18][19][20]苏东剧变中,保加利亚受到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的压力,共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国家制度放弃了社会主义。[21]

1990年4月,保加利亚共产党改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22]11月15日,保加利亚大国民议会通过决议,将国号修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23]

国旗与国徽[编辑]

国旗

国徽

参考[编辑]

  1. 吴函. 保加利亚. 人民日报, 1947年6月17日第3版
  2. 保加利亚人民纷纷集会 要求废除皇室 愿望一耕者有其田的共和国. 人民日报, 1946年8月25日第2版
  3. 保国宣布复决结果. 人民日报, 1946年9月15日第4版
  4. 保宣布共和 废王流亡埃及. 人民日报, 1946年9月22日第4版
  5. 保国公布新宪法. 人民日报, 1946年10月14日第1版
  6. 保罗波三国将大选. 人民日报, 1946年10月16日第1版
  7. 保国大选结束 共产党大胜. 人民日报, 1946年11月3日第2版
  8. 保共领袖季米特洛夫 组成新政府 法国选举参院选举人结果 共产党居首位. 人民日报, 1946年11月30日第4版
  9. 保加利亚经济建设成绩辉煌 完成土地改革工业国有 总生产量超过战前最高水平. 人民日报, 1947年9月14日第3版
  10. 国际工运领袖 季米特洛夫病逝 毛主席特电悼唁. 人民日报, 1949年7月4日第3版
  11. 保部长会议主席、保共领袖科拉罗夫同志逝世 毛主席、中共中央致电吊唁. 人民日报, 1950年1月25日第1版
  12. 契尔文科夫继任保部长会议主席 国民议会批准部长会议人选. 人民日报, 1950年2月4日第4版
  13. 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选出政治局和书记处. 人民日报, 1954年3月21日第4版
  14. 保加利亚国民议会选举于哥夫为部长会议主席. 人民日报, 1956年4月19日第4版
  15. 保共第八次代表大会闭幕. 人民日报, 1962年11月16日第3版
  16. 于洪君. 保加利亚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 俄罗斯东欧问题, 1988(02):80-85+8
  17. 马细谱. 日夫科夫领导的保加利亚改革及其眼中的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学刊, 2013, 3(04):60-68
  18. 徐鹏堂. 保加利亚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与教训——访中国原驻保加利亚大使李凤林. 中共党史研究, 2007, 117(03):81-87
  19. 保共中央全会接受日夫科夫辞职请求 姆拉德诺夫当选保共总书记 强调国家唯一出路是沿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人民日报, 1989年11月12日第4版
  20. 王金柏. 姆拉德诺夫当选保国务委员会主席 保共中央全会作重大人事变动. 人民日报, 1989年11月18日第4版
  21. 汪羽中. 东欧剧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分析. 今日东欧中亚, 1997(03):13-17
  22. 保共改为保加利亚社会党. 人民日报, 1990年4月5日
  23. 保加利亚更改国名. 人民日报, 1990年11月17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