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未显示2个用户的2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勋章墙 | {{苏联英雄}}{{苏联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勋章墙 | {{苏联英雄}}{{苏联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
 
{{人物 | 照片 =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jpg | 照片说明 = [[苏联元帅]] 克·叶·伏罗希洛夫 }}
 
{{人物 | 照片 =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jpg | 照片说明 = [[苏联元帅]] 克·叶·伏罗希洛夫 }}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2%D0%BE%D1%80%D0%BE%D1%88%D0%B8%D0%BB%D0%BE%D0%B2,_%D0%9A%D0%BB%D0%B8%D0%BC%D0%B5%D0%BD%D1%82_%D0%95%D1%84%D1%80%D0%B5%D0%BC%D0%BE%D0%B2%D0%B8%D1%87 Ворошилов,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1881年1月23日(2月4日)—1969年12月2日),苏联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国家元首]],俄罗斯族,[[卢甘斯克州]][[利西昌斯克]]人,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年3月进入军队工作,两度[[苏联英雄]](1956年,1968年),[[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0年),[[苏联元帅]]军衔。
+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2%D0%BE%D1%80%D0%BE%D1%88%D0%B8%D0%BB%D0%BE%D0%B2,_%D0%9A%D0%BB%D0%B8%D0%BC%D0%B5%D0%BD%D1%82_%D0%95%D1%84%D1%80%D0%B5%D0%BC%D0%BE%D0%B2%D0%B8%D1%87 Ворошилов,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1881年1月23日(2月4日)—1969年12月2日),苏联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国家元首,俄罗斯族,[[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利西昌斯克]]人,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18年3月进入军队工作,两度[[苏联英雄]](1956年,1968年),[[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0年),[[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57年),[[苏联元帅]]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53年3月至1960年5月)、[[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联盟共产党(布)和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26年1月至1961年10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5月至1946年3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国防人民委员]](1934年6月至1940年5月)、[[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陆海军人民委员]](1925年11月至1934年6月),是[[俄国革命战争]]和[[伟大卫国战争]]中杰出的军事统帅,[[苏芬战争]]的组织者,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任期最长的(35年)。
+
他曾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53年3月至1960年5月)、[[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主席团(政治局)委员]](1926年1月至1960年7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5月至1946年3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1934年6月至1940年5月)、[[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陆海军人民委员]](1925年11月至1934年6月),是[[俄国内战]]和[[伟大卫国战争]]中杰出的军事统帅,[[苏芬战争]]的组织者,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任期最长者(35年)。
  
 
==生平==
 
==生平==
  
===俄罗斯帝国时期===
+
===沙俄时期===
  
1881年1月23日(2月4日),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巴赫姆斯基县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叶夫列莫·安德烈耶维奇,母亲是玛丽亚·瓦西里耶夫娜。年幼时,当过牧羊人和矿工。
+
1881年1月23日(2月4日),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巴赫姆特县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叶夫列莫·安德烈耶维奇,母亲是玛丽亚·瓦西里耶夫娜。年幼时,当过牧羊人和矿工。
  
 
1893年至1895年,他在一所泽姆斯基学校学习。1896年,他在[[顿涅茨克-尤里耶夫斯克冶金协会叶卡捷琳宁斯基工厂]]工作,因为组织罢工而被解雇。
 
1893年至1895年,他在一所泽姆斯基学校学习。1896年,他在[[顿涅茨克-尤里耶夫斯克冶金协会叶卡捷琳宁斯基工厂]]工作,因为组织罢工而被解雇。
第15行: 第15行:
 
1903年起,他是[[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的工人,同年年底,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1903年起,他是[[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的工人,同年年底,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1904年,他成为布尔什维克卢甘斯克委员会的领导人。期间,他被沙皇政府逮捕。
+
1904年,他成为布尔什维克卢甘斯克委员会的领导人。期间,他被沙俄政府逮捕。
  
 
1905年12月,释放出狱后,他当选为卢甘斯克苏维埃主席。之后,他又先后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05年12月,释放出狱后,他当选为卢甘斯克苏维埃主席。之后,他又先后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07年9月,他被警察逮捕并被流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省]],12月22日,他从流放地成功逃出。1909年,再度被捕并被流放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省]]。1912年7月,从流放地释放。
+
1907年9月,他被警察逮捕并被流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省]],12月22日,他从流放地成功逃出。
  
1914年,[[一战爆发]],他在一家[[街垒生产联合体|军工企业]]工作。
+
1909年,再度被捕并被流放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省]]。1912年7月,从流放地释放。
  
===俄国革命战争时期===
+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街垒工厂|察里津火炮厂]]工作。
  
1917年的[[二月革命]]后,他当选[[彼得格勒工兵苏维埃]]代表。3月,他担任布尔什维克卢甘斯克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尔什维克)第六次代表大会]]。
+
===俄国内战时期===
  
1917年11月,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他是[[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
+
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当选[[彼得格勒工兵苏维埃]]代表。3月,他担任布尔什维克卢甘斯克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尔什维克)第六次代表大会]]。
  
1917年12月,他与[[捷尔任斯基]]一道,参与了组建[[契卡]]的工作。次年,他当选为[[俄国立宪会议]]代表。
+
1917年11月,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他是[[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
  
1918年3月,伏罗希洛夫组建了卢甘斯克第1社会主义分队,抵挡德奥联军对[[顿巴斯]]的进攻。之后,他担任了[[第5集团军(苏俄)|第5集团军]]司令、南部方面军副司令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10月3日至12月18日,他担任[[第10集团军(苏俄)|第10集团军]]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察里津战役]]。
+
1917年12月,他与[[捷尔任斯基]]一道参与了组建[[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工作。
  
1919年1月至6月,他担任[[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之后,又担任了[[哈尔科夫军区]]司令员、内乌克兰方面军兼第14集团军司令员。
+
1918年3月,伏罗希洛夫组建了卢甘斯克第1社会主义分队,抵挡德奥联军对[[顿巴斯]]的进攻。之后,他担任了[[第5集团军(乌克兰)|第5集团军]]司令员、[[南部方面军]]副司令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
 
 +
1918年10月3日至12月18日,任[[第10集团军(苏俄)|第10集团军]]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察里津战役]]。
 +
 
 +
1919年1月至6月,他担任[[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之后,他又担任了[[第14集团军(苏俄)|第14集团军]]司令员。
  
 
1919年3月,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是[[军事反对派]]的一员。
 
1919年3月,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是[[军事反对派]]的一员。
  
1919年11月至1921年5月,任[[第1骑兵集团军]]政治委员。他与[[布琼尼]]共事,指挥第1骑兵集团军在[[乌克兰]]与白匪军决战,先后击败了[[邓尼金]]、[[弗兰格尔]]、[[马赫诺]]的部队,并击退了波兰军队的进攻,解放了[[沃罗涅日]]、[[顿巴斯]]、[[塔甘罗格]]、[[顿河畔罗斯托夫]]、[[基辅]]、[[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等多座城市。
+
1919年11月至1921年5月,任[[第1骑兵集团军]]政治委员。他与[[布琼尼]]共事,指挥第1骑兵集团军在乌克兰与[[俄国白军|白卫军]]决战,先后击败了[[邓尼金]]、[[弗兰格尔]]、[[马赫诺]]的部队,并击退了波兰军队的进攻,解放了[[沃罗涅日]]、[[利西昌斯克]]、[[塔甘罗格]]、[[顿河畔罗斯托夫]]、[[基辅]]、[[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等多座城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21至1924年,他任[[俄共(布)中央]]东南局委员、[[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
1921至1924年,他任俄共(布)中央委员会东南局委员、[[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1924至1925年,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莫斯科军区]]司令员。
 
1924至1925年,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莫斯科军区]]司令员。
第47行: 第51行:
 
1925年11月6日,在[[伏龙芝]]逝世后,他被任命为[[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兼[[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25年11月6日,在[[伏龙芝]]逝世后,他被任命为[[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兼[[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4年6月20日,陆海军人民委员部改组为国防人民委员部,他改任国防人民委员。咋他担任陆海军人民委员和国防人民委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了火炮、坦克和飞机等现代化武器装备。
+
1934年6月20日,陆海军人民委员部改组为国防人民委员部,他改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在他担任陆海军人民委员和国防人民委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了火炮、坦克和飞机等现代化武器装备。
  
 
1935年11月20日,他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联第一批元帅之一。
 
1935年11月20日,他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联第一批元帅之一。
  
1940年5月7日,由于[[苏芬战争]]中的不佳表现,他被免去[[国防人民委员]]。同时,改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国防工作。
+
1937年至1939年的[[大清洗]]中,伏罗希洛夫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总共在185份关于大清洗的文件上签字,导致18000多人受害。
  
[[大清洗]]中,伏罗希洛夫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先后在185份关于大清洗的文件上签字,导致18000多人受害。
+
1940年5月7日,由于[[苏芬战争]]中的不佳表现,他被免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改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
  
1961年6月30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苏联国防委员会]]委员(至1944年11月22日)。
+
1941年6月30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苏联国防委员会]]委员(至1944年11月22日)。
 +
 
 +
1941年7月10日至8月27日,兼任西北方向军总司令。9月5日至14日,兼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
  
1941年7月10日至8月27日,担任西北方向军总司令。9月5日至14日,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
+
1941年10月12日,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1941年10月12日,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1942年2月15日至3月25日,任驻[[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
1942年2月15日至3月25日,任驻[[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1942年9月6日至11月19日,任苏联游击队总司令。
 
1942年9月6日至11月19日,任苏联游击队总司令。
  
1942年12月15日,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监督了[[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撕破德军包围网的突击战。1943年1月,他成功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执行了[[伊斯卡拉行动]],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
1942年12月15日,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监督了[[沃尔霍夫方面军]]和[[列宁格勒方面军]]撕破德军包围网的突击战。次年1月,他成功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执行了[[伊斯卡拉行动]],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1943年4月5日,他被[[苏联国防委员会]]任命为战利品委员会主席(至1945年2月)。
 
1943年4月5日,他被[[苏联国防委员会]]任命为战利品委员会主席(至1945年2月)。
  
1943年12月,他被委派至[[独立滨海集团军]]并协调了次年[[1944年克里米亚战役|解放克里米亚的战役]]。
+
1943年12月,他被委派至[[独立滨海集团军]]并协调了次年[[1944年克里木战役|解放克里木的战役]]。
  
 
===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
 
[[文件:1957年毛泽东主席邀请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jpg|250px|thumb|右|毛泽东主席邀请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
 
[[文件:1957年毛泽东主席邀请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jpg|250px|thumb|右|毛泽东主席邀请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
1945年至1947年,他担任驻匈牙利[[同盟国管制委员会]]主席。
+
1945年至1947年,兼任驻匈牙利[[同盟国管制委员会]]主席。
  
 
1946年3月15日,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46年3月15日,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53年3月15日至1960年5月7日,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1953年3月15日,在[[苏联第二届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ref>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第四次会议 任命马林科夫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会议充分表现了最伟大的团结一致精神.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17日第1版</ref>
  
1957年4月15日至5月7日和5月24日至5月26日,伏罗希洛夫应[[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席]]的邀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了中国党政军民极高规格的接待。<ref>[https://new.zlck.com/rmrb/news/KA4PEUH0.html 人民日报:首都百万人民夹道欢迎苏联人民的代表] — 资料仓库网, 1957年4月15日</ref><ref>[https://new.zlck.com/rmrb/news/5M3CZDN8.html 人民日报:请把中国人民最诚挚的友好愿望带给苏联人民 伏罗希洛夫主席结束在中国的访问 昨天离京去蒙古访问,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到机场送行] — 资料仓库网, 1957年5月26日</ref>
+
1957年4月15日至5月6日和5月24日至5月26日,伏罗希洛夫应[[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席]]的邀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考察北京、鞍山、沈阳、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武汉和昆明等地,受到了中国党政军民极高规格的接待。<ref>关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报. 人民日报, 1957年5月27日第1版</ref>
  
1969年12月2日逝世,享年89岁,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
1960年5月7日,不再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ref>勃列日涅夫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涅杰林主帅任苏军火箭部队总司令. 人民日报, 1960年5月8日第4版</ref>
  
俄共(布)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联共(布)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苏共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九届一中当选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委员,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主席团委员。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53年3月15日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35年11月20日,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两度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56年2月3日和1968年2月22日)。1960年5月7日,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
1969年12月2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之后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
 
 +
俄共(布)—联共(布)—苏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与二十一届、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主席团委员(至1960年7月),十九届一中当选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代表,四届哈萨克最高苏维埃代表,1960年5月增选为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第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第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第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ref>[https://warheroes.ru/hero/hero.asp?Hero_id=1089 Дважды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Ворошилов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ref>
 +
 
 +
==军衔==
 +
 
 +
* [[苏联元帅]],1935年11月20日
  
 
==荣誉==
 
==荣誉==
  
*两度[[苏联英雄]](1956年2月3日,1968年2月22日)
+
===苏联===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0年5月7日)
+
 
*八次[[列宁勋章]](1935年2月23日第880号,1938年2月22日第3582号,1941年2月2日第14851号,1945年2月21日第26411号,1951年2月3日第128065号,1956年2月3日第313410号,1961年2月3日第331807号,1968年2月22日第340967号)
+
* 两度[[苏联英雄]](1956年2月3日<ref name="苏联英雄1956">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伏罗希洛夫苏联英雄称号. 人民日报, 1956年2月5日第4版</ref>,1968年2月22日)
*六次[[红旗勋章]](1919年6月26日第47号,1921年4月第629/2号,1925年12月2日第27/3号,1930年2月22日第5/4号,1944年11月3日第1/5号,1948年6月24日第1/6号)
+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0年5月7日<ref>伏罗希洛夫荣获奖章勋章. 人民日报, 1960年11月3日第5版</ref>)
*[[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年2月22日第125号)
+
* 八枚[[列宁勋章]](1935年2月23日第880号,1938年2月22日第3582号,1941年2月2日第14851号,1945年2月21日第26411号,1951年2月3日第128065号<ref>伏罗希洛夫七十寿辰 苏最高苏维埃授以列宁勋章. 人民日报, 1951年2月5日第4版</ref>,1956年2月3日第313410号<ref name="苏联英雄1956" />,1961年2月3日第331807号<ref>伏罗希洛夫八十寿辰获列宁勋章. 人民日报, 1961年2月8日第5版</ref>,1968年2月22日第340967号)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
* 六枚[[红旗勋章]](1919年6月26日第47号,1921年4月第629/2号,1925年12月2日第27/3号,1930年2月22日第5/4号,1944年11月3日第1/5号,1948年6月24日第1/6号)
*[[保卫莫斯科奖章]]
+
* [[一级苏沃洛夫勋章]](1944年2月22日第125号)
*[[保卫高加索奖章]]
+
* [[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1945年)
+
* [[保卫莫斯科奖章]]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奖章]](1965年)
+
* [[保卫高加索奖章]]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1938年2月22日)
+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奖章]](1945年)
*[[苏维埃陆军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1948年2月22日)
+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二十周年纪念奖章]](1965年)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1958年2月17日)
+
* [[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奖章]](1938年2月22日)
*[[苏联武装力量50周年纪念奖章]]
+
* [[苏维埃陆海军30周年纪念奖章]](1948年2月22日)
*[[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奖章]](1947年9月21日)
+
* [[苏联武装力量40周年纪念奖章]](1958年2月17日)
*[[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奖章]](1957年)
+
* [[苏联武装力量50周年纪念奖章]]
*荣誉武器(1920年和1968年)
+
* [[纪念莫斯科建城800周年奖章]](1947年9月21日)
 +
* [[纪念列宁格勒建城250周年奖章]](1957年)
 +
* [[荣誉革命武器]](1920年12月30日)
 +
* [[金质苏联国徽荣誉武器]](1968年2月22日)
 +
*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劳动红旗勋章(1930年2月17日)
 +
* [[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塔吉克]]劳动红旗勋章(1933年1月14日)
 +
* [[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外高加索]]劳动红旗勋章(1933年2月25日)
 +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
* [[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57年5月29日)
 +
* 两枚[[苏赫巴托尔勋章]]
 +
* 三枚[[红旗勋章(蒙古)|红旗勋章]]
 +
* [[北极星勋章]]
 +
* 战胜日本奖章
 +
 
 +
===其他国家===
 +
 
 +
* [[一级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功勋勋章]]([[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 [[图瓦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图瓦人民共和国]],1937年10月28日)
 +
* 大十字级[[芬兰白玫瑰勋章]]([[芬兰]])
 +
* 大十字级[[柬埔寨王家勋章]]([[柬埔寨]])
 +
* [[示巴女王勋章]]([[埃塞俄比亚]],1959年)
  
 
==纪念==
 
==纪念==
  
以下军事院校以“'''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命名——
+
以“伏罗希洛夫”命名的城市包括——
*[[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
+
* '''伏罗希洛夫格勒'''(1935年至1958年,1970年至1990年,今[[卢甘斯克]])
*[[伏罗希洛夫军事防化学院]]
+
* '''伏罗希洛夫斯克'''(1931年至1961年,今[[阿尔切夫斯克]])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
+
* '''伏罗希洛夫斯克'''(1935年至1943年,今[[斯塔夫罗波尔]])
*[[列宁格勒伏罗希洛夫第一军事航空技术学校]]
+
* '''伏罗希洛夫'''(1935年至1957年,今[[乌苏里斯克]])
 +
 
 +
以下军事院校曾以“'''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命名——
 +
* [[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
 +
* [[伏罗希洛夫军事防化学院]]
 +
*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
 +
* [[列宁格勒伏罗希洛夫第一军事航空技术学校]]
  
 
==参考==
 
==参考==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分类:苏联]]
+
==相关内容==
[[分类:人物]]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分类:苏联人物]]
+
{{苏联国防人民委员}}
[[分类:革命家]]
+
{{苏联元帅}}
[[分类:政治家]]
+
 
[[分类:军事家]]
+
[[分类:苏联人物]][[分类:苏联革命家]][[分类:苏联政治家]][[分类:苏联军事家]][[分类:苏联国家元首]][[分类:俄罗斯族]]
[[分类:国家元首]]
+
[[分类:1881年生]][[分类:2月4日生]][[分类:1969年卒]]
[[分类:1881年生]]
+
[[分类:苏联英雄]][[分类:两度苏联英雄]][[分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分类:2月4日生]]
 
[[分类:1969年卒]]
 
[[分类:苏联英雄]]
 
[[分类:两度苏联英雄]]
 
[[分类: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分类:苏联元帅]]
 
[[分类:苏联元帅]]
[[分类:列宁勋章]]
+
[[分类:列宁勋章(人物)]][[分类:八枚列宁勋章(人物)]]
[[分类:红旗勋章]]
+
[[分类:红旗勋章(人物)]][[分类:六枚红旗勋章(人物)]]
[[分类: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
[[分类:一级苏沃洛夫勋章(人物)]]
 +
[[分类: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分类:苏赫巴托尔勋章]][[分类:红旗勋章(蒙古)]][[分类:北极星勋章]]

2024年1月5日 (五) 10:00的最新版本

苏联英雄苏联英雄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苏联元帅 克·叶·伏罗希洛夫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1]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в,1881年1月23日(2月4日)—1969年12月2日),苏联卓越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国家元首,俄罗斯族,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利西昌斯克人,1903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18年3月进入军队工作,两度苏联英雄(1956年,1968年),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60年),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57年),苏联元帅军衔。

他曾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53年3月至1960年5月)、苏共中央主席团(政治局)委员(1926年1月至1960年7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46年3月至1953年3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5月至1946年3月)、苏联国防人民委员(1934年6月至1940年5月)、陆海军人民委员(1925年11月至1934年6月),是俄国内战伟大卫国战争中杰出的军事统帅,苏芬战争的组织者,是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任期最长者(35年)。

生平[编辑]

沙俄时期[编辑]

1881年1月23日(2月4日),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巴赫姆特县的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是叶夫列莫·安德烈耶维奇,母亲是玛丽亚·瓦西里耶夫娜。年幼时,当过牧羊人和矿工。

1893年至1895年,他在一所泽姆斯基学校学习。1896年,他在顿涅茨克-尤里耶夫斯克冶金协会叶卡捷琳宁斯基工厂工作,因为组织罢工而被解雇。

1903年起,他是卢甘斯克机车制造厂的工人,同年年底,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

1904年,他成为布尔什维克卢甘斯克委员会的领导人。期间,他被沙俄政府逮捕。

1905年12月,释放出狱后,他当选为卢甘斯克苏维埃主席。之后,他又先后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07年9月,他被警察逮捕并被流放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省,12月22日,他从流放地成功逃出。

1909年,再度被捕并被流放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省。1912年7月,从流放地释放。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察里津火炮厂工作。

俄国内战时期[编辑]

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当选彼得格勒工兵苏维埃代表。3月,他担任布尔什维克卢甘斯克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他参加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尔什维克)第六次代表大会

1917年11月,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他是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委员。

1917年12月,他与捷尔任斯基一道参与了组建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工作。

1918年3月,伏罗希洛夫组建了卢甘斯克第1社会主义分队,抵挡德奥联军对顿巴斯的进攻。之后,他担任了第5集团军司令员、南部方面军副司令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1918年10月3日至12月18日,任第10集团军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察里津战役

1919年1月至6月,他担任乌克兰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内务人民委员。之后,他又担任了第14集团军司令员。

1919年3月,在俄国共产党(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是军事反对派的一员。

1919年11月至1921年5月,任第1骑兵集团军政治委员。他与布琼尼共事,指挥第1骑兵集团军在乌克兰与白卫军决战,先后击败了邓尼金弗兰格尔马赫诺的部队,并击退了波兰军队的进攻,解放了沃罗涅日利西昌斯克塔甘罗格顿河畔罗斯托夫基辅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等多座城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编辑]

1921至1924年,他任俄共(布)中央委员会东南局委员、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

1924至1925年,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莫斯科军区司令员。

1925年11月6日,在伏龙芝逝世后,他被任命为苏联陆海军人民委员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4年6月20日,陆海军人民委员部改组为国防人民委员部,他改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在他担任陆海军人民委员和国防人民委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了火炮、坦克和飞机等现代化武器装备。

1935年11月20日,他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联第一批元帅之一。

1937年至1939年的大清洗中,伏罗希洛夫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总共在185份关于大清洗的文件上签字,导致18000多人受害。

1940年5月7日,由于苏芬战争中的不佳表现,他被免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改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编辑]

1941年6月30日,在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苏联国防委员会委员(至1944年11月22日)。

1941年7月10日至8月27日,兼任西北方向军总司令。9月5日至14日,兼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

1941年10月12日,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1942年2月15日至3月25日,任驻沃罗涅日方面军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

1942年9月6日至11月19日,任苏联游击队总司令。

1942年12月15日,作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监督了沃尔霍夫方面军列宁格勒方面军撕破德军包围网的突击战。次年1月,他成功协调列宁格勒方面军执行了伊斯卡拉行动,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1943年4月5日,他被苏联国防委员会任命为战利品委员会主席(至1945年2月)。

1943年12月,他被委派至独立滨海集团军并协调了次年解放克里木的战役

冷战时期[编辑]

毛泽东主席邀请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

1945年至1947年,兼任驻匈牙利同盟国管制委员会主席。

1946年3月15日,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53年3月15日,在苏联第二届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上,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2]

1957年4月15日至5月6日和5月24日至5月26日,伏罗希洛夫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考察北京、鞍山、沈阳、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武汉和昆明等地,受到了中国党政军民极高规格的接待。[3]

1960年5月7日,不再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4]

1969年12月2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之后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俄共(布)—联共(布)—苏共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与二十一届、二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组织局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中央主席团委员(至1960年7月),十九届一中当选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五届苏俄最高苏维埃代表,一届、二届、三届、四届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代表,四届哈萨克最高苏维埃代表,1960年5月增选为六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第三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四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第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第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5]

军衔[编辑]

荣誉[编辑]

苏联[编辑]

蒙古人民共和国[编辑]

其他国家[编辑]

纪念[编辑]

以“伏罗希洛夫”命名的城市包括——

以下军事院校曾以“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命名——

参考[编辑]

  1. Ворошилов,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2. 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第四次会议 任命马林科夫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会议充分表现了最伟大的团结一致精神.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17日第1版
  3. 关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报. 人民日报, 1957年5月27日第1版
  4. 勃列日涅夫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涅杰林主帅任苏军火箭部队总司令. 人民日报, 1960年5月8日第4版
  5. Дважды Герой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Ворошилов 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
  6. 6.0 6.1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伏罗希洛夫苏联英雄称号. 人民日报, 1956年2月5日第4版
  7. 伏罗希洛夫荣获奖章勋章. 人民日报, 1960年11月3日第5版
  8. 伏罗希洛夫七十寿辰 苏最高苏维埃授以列宁勋章. 人民日报, 1951年2月5日第4版
  9. 伏罗希洛夫八十寿辰获列宁勋章. 人民日报, 1961年2月8日第5版

相关内容[编辑]

苏联国徽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加里宁什维尔尼克伏罗希洛夫勃列日涅夫米高扬波德戈尔内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葛罗米柯戈尔巴乔夫
苏联武装力量 苏联国防(陆海军)人民委员 
波德沃伊斯基托洛茨基伏龙芝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斯大林
苏联元帅肩章 苏联元帅 
伏罗希洛夫 图哈切夫斯基 布琼尼 叶戈罗夫 布柳赫尔 铁木辛哥 库利克 沙波什尼科夫 朱可夫 华西列夫斯基 斯大林 科涅夫 戈沃罗夫 罗科索夫斯基 马利诺夫斯基 托尔布欣 梅列茨科夫 贝利亚1 索科洛夫斯基 布尔加宁2 巴格拉米扬 比留佐夫 格列奇科 叶廖缅科 莫斯卡连科 崔可夫 扎哈罗夫 戈利科夫 克雷洛夫 雅库鲍夫斯基 巴季茨基 科舍沃伊 勃列日涅夫 乌斯季诺夫 库利科夫 奥加尔科夫 索科洛夫 阿赫罗梅耶夫 库尔科特金 彼得罗夫 亚佐夫
1. 贝利亚于1953年被褫夺军衔;2. 布尔加宁于1958年被降为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