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里津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察里津战役[1]Оборона Царицына)是俄国内战时期工农红军白军为争夺察里津爆发的一系列战役,白军从1918年7月至1919年6月间先后四次进攻该城,并最终在第四次进攻之中占领了察里津,但红军最终于1920年1月夺回这座城市。

察里津的战略地位

察里津人口密集、产业发达,是俄欧东南部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中心,而在十月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很快在该市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察里津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是俄国中央地区连接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北高加索中亚的交通枢纽。对于顿河白军而言,占领察里津即可打通与奥伦堡哥萨克的联系,确保顿河哥萨克白军的右翼安全,从而能无忧无虑地支援顿巴斯的白卫力量。

1918年战事

白军第一次进攻

白军第一次进攻

1918年7月至9月,红军为保卫察里津,抵抗顿河白军进行了第一次保卫战。

顿河白军在彼·尼·克拉斯诺夫的指挥下,意图消灭顿河州北部和察里津一线的红军有生力量,从而夺取察里津,确保其右翼安全。为此,顿河白军集结了4.5万多兵力,拥有610挺机枪和150多门火炮,兵分三路进攻。第一路由1万人组成,从维利科尼亚热斯卡亚(今普罗列塔尔斯克)至萨雷普塔以南发动进攻;第二路由1.2万人组成,在康·康·马曼托夫指挥下从维利科尼亚热斯卡亚至卡拉奇一线进攻;第三路部队由2万人组成,在亚·彼·菲茨赫拉乌罗夫指挥下从克列缅斯卡亚—乌斯季-梅德韦迪茨卡亚—恰普利任斯卡亚北上,进攻波沃里诺卡梅申巴拉绍夫等地。

保卫察里津方向的红军由第3集团军第5集团军组成,共4.2万人和100多门火炮,这些部队先前在乌克兰境内抵抗德奥军队的入侵。在战役前夕,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列·达·托洛茨基和受苏俄人民委员会委派的约·维·斯大林就察里津的军事指挥问题发生了冲突。在5月14日,原沙俄中将安·叶·斯涅萨列夫被托洛茨基任命为察里津一带的军事领导人,然而在斯大林于6月6日抵达察里津后,就开始插手军事指挥问题,并与斯涅萨列夫爆发冲突。随后,斯大林采取手段,将察里津所有的红军交由克·叶·伏罗希洛夫指挥,并逮捕了斯涅萨列夫,最后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出面下,斯涅萨列夫得以释放。由此,斯大林掌握了北高加索和察里津地区的军事领导权。

8月初,白军菲茨赫拉乌罗夫部向北进攻,将红军击退了150公里,推进至察里津至卡梅申一带的伏尔加河畔,切断了察里津与莫斯科的交通线。而位于中间的白军马曼托夫部于8日突破红军防线,将红军从顿河一线击退至察里津,占领了卡拉奇。18日,马曼托夫的部队达到察里津、萨雷普塔、叶尔佐夫卡郊区,并在城外与红军交战。与此同时,白军波利亚科夫部沿季霍列茨克—察里津铁路推进,进攻至察里津南郊。

8月23日,在红军预备队抵达察里津后,对白军马曼托夫部侧翼发动进攻,并将其击退。9月6日,顿河白军在红军的反攻之下,退回到顿河一线。

白军第二次进攻

白军第二次进攻

1918年9月,顿河白卫哥萨克决定再次对察里津发动新的攻势,为此开始了大规模征兵,从而集结了3.8万兵力,并且装备有138挺机枪、129门火炮、8列装甲列车。而红军也在察里津方向集结了3.1万步兵和7800名骑兵的兵力,拥有240门火炮、1005挺机枪和13列装甲列车,此外还有1.7万步兵和2300名骑兵可用作预备队。作为防守察里津的红军第10集团军则拥有4万兵力,装备有200挺机枪、152门火炮和13列装甲列车。

9月21日,顿河白军展开进攻,击溃了第10集团军正面部队,从顿河一路推进至察里津郊区。27日至30日,双方在克里沃-穆兹金斯卡亚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而白军借此从南面迂回该市。

10月2日,白军攻占了格尼洛阿克赛斯卡亚。8日,白军又占领了廷古塔,从而在南北两面推进至伏尔加河畔,并且还达到该河左岸,切断了察里津—季霍列茨克铁路,包围了这座城市。随后,白军又接连占领了察里津郊区的萨雷普塔、别克托夫卡、奥特拉达等地,并于15日推进至该市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红军的部分守城部队发生哗变,倒向白军一边。在守城期间,第10集团军的炮兵集群、装甲列车纵队和伏尔加河区舰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给白军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从而缓解了守城主力部队的压力。

就在顿河白军计划在10月17日对察里津发动总攻时,由德·彼·日洛巴率领的红军高加索钢铁师突然出现在白军后方,从通杜托沃至萨雷普塔之间突然对白军阿斯特拉罕师发动攻击,并几乎全歼了白军阿斯特拉罕师,从而在白军马曼托夫部侧翼形成包夹的威胁。与此同时,红军守城部队将所有炮兵集中在白军进攻方向,对白军进攻兵力造成巨大打击,并随后转入反攻,从而收复了斯韦特雷亚尔、阿布加内罗沃、恰普尔尼基、通杜托沃和切尔夫莱诺耶等地。21日,萨利斯克的红军从南面杀出血路,与察里津的部队会师。最终,在红军第10集团军、第8集团军第9集团军和日洛巴钢铁师的夹攻之下,顿河白军损失惨重并全面撤退,红军最终将战线推回至顿河一线。

1919年战事

白军第三次进攻

1919年1月1日,顿河白军对察里津发动了第三次进攻,白军在戈卢宾采夫骑兵部队的先导进攻下,突破了红军防线,并突入察里津以北的伏尔加河沿岸地区。红军随便派出由鲍·莫·杜缅科指挥的骑兵部队抗击白军骑兵的突击,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而在察里津以南,白军马曼托夫部击败了由奥·伊·戈罗多维科夫指挥的红军骑兵部队,并推进至城郊地区。但由于白军后勤遭到红军袭击,补给困难,并且部队中瘟疫蔓延,士气低落。红军于2月初发动反攻,将顿河白军彻底击退。

1919年2月15日,在连续的军事失利后,顿河白军头目彼·尼·克拉斯诺夫被迫辞职,并将兵权移交给安·伊·邓尼金

白军第四次进攻

1919年5月8日,南俄白军总司令邓尼金决定派彼·尼·弗兰格尔指挥高加索集团军继续进攻察里津。其中,高加索集团军第1军沿铁路线进攻,第2军在铁路右侧进攻红军后方,第3军作为集团军预备队,高加索集团军的进攻将会得到左侧的两个军团的支援。

1919年5月11[24]日,白军高加索集团军逼近萨尔河一线,并在连续三天的战斗中突破了红军第10集团军的防线。5月20日[6月1日],白军先头部队推进至察里津近郊,并等待主力部队(特别是装甲列车)进入察里津附近的进攻阵地。此时,第10集团军以及察里津的群众在列·拉·克柳耶夫指挥下,建立了城防工事,构筑了铁丝网屏障和战壕,并利用集团军所属的7列装甲列车作为机动火力。而根据白军预估,察里津附近的红军共有16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119门火炮,还有伏尔加河区舰队为其提供火力支援。

1919年6月1[14]日,白军发动了对察里津的总攻,由于缺乏装甲列车支援,进攻的白军在前两天就死伤了数千人。3[16]日,弗兰格尔继续命令白军从多个方向强攻察里津,并再次遭红军击退,还因此损失了许多名军官。在第一次总攻失败后,白军高加索集团军将主力撤回萨雷普塔一带,并等待增援部队抵达,包括新组建的第7步兵师、一个装甲列车营(3列装甲列车)和一个坦克营(6辆坦克)。

1919年6月16[29]日,在增援部队抵达后,白军高加索集团军恢复了对察里津的进攻,其主攻方向仍选择防御工事较多的南面。6月17[30]日,在白军第1坦克师的猛攻之下,白军最终攻占了察里津城区,而得到英式装备的第7步兵师对红军侧翼发动进攻,但损失较大。

红军反攻

1919年8月下旬,红军便尝试夺回察里津,其中伏尔加河-里海区舰队的一支水兵小分队在伊·库·科扎诺夫的指挥下最早对察里津实施了进攻。同月22日,红军主力部队收复了卡梅申

1919年9月初,红军第10集团军在收复杜博夫卡、卡查利诺、雷诺克-奥尔洛夫卡后,推进至察里津近郊,并于5日发动了攻城战,但由于兵力不足,未能攻占该城。

1919年11月底,在东南方面军的联合骑兵集群对白军后方实施了成功的突袭后,第10集团军再次拥有了攻城的有利时机。12月28日,在第11集团军的配合之下,红军分别从伏尔加河两岸向察里津推进。

1920年1月3日夜,红军解放了察里津

参考

  1. Оборона Царицына. Википедия

相关内容

工农红军军徽 俄国内战相关战役 
乌拉尔与西伯利亚
喀山 辛比尔斯克—萨马拉 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彼尔姆 乌拉尔 彼尔姆—叶卡捷琳堡 兹拉托乌斯特—车里雅宾斯克 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西伯利亚
南俄
顿巴斯—顿河 第一次库班 第二次库班 第一次和第二次察里津 1918—1919年北高加索 第三次察里津 1919年第一次顿巴斯 第四次察里津 邓尼金攻势 第五次察里津
中亚
阿克纠宾斯克 乌拉尔斯克—古里耶夫 布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