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安·伊·邓尼金
中将 安·伊·邓尼金

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1]Анто́н Ива́нович Дени́кин,1872年12月4[16]日—1947年8月7日),俄国军事家、军阀头目,俄罗斯族与波兰族混血,华沙省弗沃茨瓦韦克人,1890年入伍,总参谋部尼古拉学院毕业,中将军衔。

他曾参加过俄日战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战功显赫,从一个步兵旅旅长最终升任方面军司令官,并出任过俄国陆军参谋长。在俄国内战时期,他是白军主要头目之一,在顿河和北高加索建立白卫武装,曾一度指挥南俄武装力量给苏维埃政权造成重大威胁。但他的野心最终未能得逞,在其麾下的白军覆灭前夕,流亡海外。

历史[编辑]

1872年12月4[16]日,安东·伊万诺维奇·邓尼金生于华沙省弗沃茨瓦韦克的一个军官家庭,其父伊万·叶菲莫维奇(1807—1885)曾在军队中服役了35年,参加过三场战争,母亲是伊丽莎白·费奥多罗夫娜,波兰族。由于在他十三岁那年父亲就过世了,因此年少的安东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读书。

1890年,从实科学校毕业后,志愿参军,被编入第1步兵团中,随后进入基辅步兵容克学校受训。

1892年8月,从军衔毕业后,被分配到第2炮兵旅中服役。

1895年,考入总参谋部尼古拉学院,在第一学年因军事战史成绩不及格而被开除出院。第二年,再次考入总参谋部尼古拉学院,并成功完成学业。

1899年,回到第2炮兵旅继续服役。

1902年1月,任普乌图斯克第183步兵团的步兵连连长。

1903年10月,调任第2骑兵军副官。

1904年2月14[27]日,他被批准被借调到前线部队,途径莫斯科并前往哈尔滨,参加了俄日战争。在战争期间,担任驻扎阿穆尔州的第3边防旅参谋长,之后又调任满洲集团军第8军军部干事。

1904年10月28日[11月10日],任外贝加尔哥萨克师参谋长,参加了与日本军队的战斗,包括奉天战役

1905年12月,在俄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后,他离开哈尔滨。

1906年1月,临时担任第2骑兵军初级参谋。同年5月,任第228预备步兵团的营长,随后,他前往国外度假,游览了奥匈帝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国。回国后,调至喀山军区任职。

1907年1月,任第57预备步兵旅参谋长。

1910年6月29日[7月12日],任驻日托米尔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第17步兵团团长,负责保护该方向的沿线铁路。

1914年3月23日[4月5日],任基辅军区司令部督察长官。

1914年6月21日[7月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升任第8集团军军需长官。

1914年8月21日[9月3日],他被第8集团军司令官阿·阿·布鲁西洛夫任命为第4步兵旅旅长,其指挥能力得到了布鲁西洛夫的肯定。

1914年10月11[24]日,即使在炮兵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他果断指挥部队攻击敌军的薄弱点,占领了位于桑博尔公路上的村庄。次月,他在喀尔巴阡山脉的大规模进攻中,攻占了梅济拉博尔采,俘敌3730人,缴获9门火炮以及其他武装装备。

1915年2月,他指挥第4步兵旅增援阿·马·卡列金的部队,将奥匈人赶回桑河并一战俘虏2000多名敌军士兵。

1915年4月,由于第4步兵旅扩编为第4步兵师后,邓尼金升任师长。

1915年9月,在西南方面军出于劣势并全线撤退的情况下,他指挥第4步兵师攻占了卢茨克,俘虏了158名军官和9773名士兵。之后,为了避免被敌人围攻,他的部队顺利从卢茨克撤退。

1915年10月,他指挥第4步兵师越过斯特雷河,攻占了旧恰尔托里斯克,从而牵制了敌军主力,随后又成功撤回到原阵地。

1916年5月,他指挥部队参加了布鲁西洛夫攻势中卢茨克方向的战斗,所部突破了敌人6道防线,并在5月23日[6月5日]攻占卢茨克

1916年8月27日[9月9日],任第8军团军团长,参与了在罗马尼亚方向的作战。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陆军部长亚·伊·古契科夫根据新任俄国陆军最高司令官米·瓦·阿列克谢耶夫的提名,任命邓尼金为俄国陆军参谋长。

1917年5月31日[6月13日],任西部方面军司令官。7月16[29]日,他因反对军队民主化并主张取消士兵委员会而辞去职务以表抗议。

1917年8月,任西南方面军司令官,其间支持拉·格·科尔尼洛夫发动兵变。同月29日[9月11],因卷入科尔尼洛夫叛乱而被被捕入狱。

1917年11月19日[12月2日],在监狱内保皇派的帮助下,邓尼金获释,并逃亡至新切尔卡斯克,并试图在该地组织反苏维埃的白卫武装。

1918年1月,他组织了一支4000人规模的白卫志愿军并攻打新切尔卡斯克,随后担任白卫志愿军第1步兵师师长,率部向顿河畔罗斯托夫进发,镇压当地起义工人。次月,任白卫志愿军副司令,指挥部队参加了第一次库班战役

1918年4月,他率部试图攻打叶卡捷琳诺达尔,但没能攻下该城。同月13日,在科尔尼洛夫被击毙后,邓尼金自任白卫志愿军司令官。

1918年5月,在顿河哥萨克作乱后,邓尼金趁机逼近新切尔卡斯克和顿河畔罗斯托夫,与顿河白军合流。

1918年6月至11月,他指挥白卫志愿军发动第二次库班战役,并击败了兵力上有优势的红军与赤卫队,占领了叶卡捷琳诺达尔

1918年10月8日,他在米·瓦·阿列克谢耶夫死后自任白卫志愿军总司令,其间,他指挥白军击败了北高加索苏维埃共和国的红军并占领了北高加索西部。与此同时,他的部队还向南攻打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的军队,攻占了索契阿德列尔加格拉等城市,追击格军至布兹皮河一线。

1919年1月8日,在工农红军大败顿河白军后,邓尼金与顿河白军将领彼·尼·克拉斯诺夫达成协议,成立南俄武装力量,自任南俄武装力量总司令,趁机将顿河白军并入自己麾下。与此同时,他将白卫志愿军交给彼·尼·弗兰格尔指挥。而邓尼金领导的白俄武装力量也被协约国视为南俄最重要的反苏势力,向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援助。

1919年春,在工农红军向乌克兰进军的过程中,南俄武装力量与红军在顿巴斯交战,邓尼金指挥白军击退了红军的进攻,并攻入乌克兰境内,占领了北高加索大部分地区,之后又占领了哈尔科夫(7月7日)、叶卡捷琳诺斯拉夫(7月10日)、察里津(7月13日)等城市。白军在南线屡屡得手惊动了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甚至使列宁提出了“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2]的口号。

1919年7月7日,俄国最高摄政高尔察克任命邓尼金为白军的副最高统帅。同月16日,邓尼金决定向莫斯科进军,发动了大规模的邓尼金攻势。在攻势初期,白军攻占了波尔塔瓦(7月16日)、尼古拉耶夫赫尔松敖德萨(8月23日)、基辅(8月31日)等城市。在白军攻入乌克兰境内后,由于邓尼金不承认乌克兰当局的合法性,因此南俄武装力量还需同时与乌克兰国民军交战。

1919年9月,南俄武装力量正面击败红军南部方面军的部队后,又先后占领了库尔斯克(9月20日)、沃罗涅日(10月6日)、切尔尼戈夫(10月10日)、奥廖尔(10月13日)等城市。同时,南俄武装力量在乌克兰右岸击败乌克兰国民军后,与加利西亚武装达成协议,将其吸纳为南俄武装力量的一部分,南俄白军的控制区达到了巅峰。

1919年10月,马赫诺黑军在其后方造反,邓尼金不得不抽调部队进行清剿。与此同时,工农红军的南部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在得到补充后发起反攻,在奥廖尔—克罗梅战役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中击败白军主力,红军还趁势收复了哈尔科夫基辅顿河畔罗斯托夫等城市。

1919年底,被红军大败的南俄武装力量被截断为克里木与北高加索两部分。

1920年1月26日,在南俄武装力量抵挡住红军一开始的进攻后,邓尼金命令他的部队发动反攻。次月7日,白军攻占顿河畔罗斯托夫。然而,红军第1骑兵集团军叶戈雷克骑兵战中击败白军骑兵,导致白军防线崩溃,迫使南俄武装力量全线后撤400多公里。

1920年4月22日,灾难性的北高加索战役使邓尼金在南俄白军中失去了威望,因此他决定辞去南俄武装力量总司令职务。随后,乘坐英军驱逐舰离开克里木,途径君士坦丁堡前往英国,永远阔别了俄国。

1920年8月,为了抗议英国政府与苏维埃俄国谋和,他离开英国搬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居住,并开始撰写文章研究一战俄国内战

1922年6月,他从比利时移居到匈牙利

1925年中,在他的拉朋友阿列克谢·查普隆·杜·拉尔的帮助下,他暂时回到布鲁塞尔居住。次年春,定居巴黎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他谴责希特勒的政策。与许多流亡国外的白军将领不同,他呼吁支持红军抗击任何外国侵略者,但又坚持必须推翻俄国的布尔什维克。

1940年5月,随着德国军队侵入法国领土,邓尼金仓促离开巴黎,经陆路到达西班牙边境。但他最后被德国机动部队追上,他和他的妻子不得不在德国人的监视下住在法国境内。

1942年,德国当局向他提议合作,在德国人支持下建立反共的俄国移民组织,但邓尼金果断拒绝之。

1945年6月,在德国投降后,邓尼金返回巴黎。同年11月,他离开法国前往美国纽约定居,并在俄国移民中进行反苏宣传。

1947年6月20日,因心脏病在美国安娜堡逝世,葬于底特律的墓地中。之后,又在美国白卫哥萨克组织的安排下,迁至新泽西州的东正教公墓安葬。

2005年10月2日,邓尼金和他妻子克谢尼娅·瓦西里耶夫娜的骨灰被重新安葬在莫斯科的顿斯科伊修道院。

军衔[编辑]

  • 少尉,1892年8月4[16]日
  • 上尉,1899年春
  • 中校,1904年10月28日[11月10日]
  • 上校,1905年7月26日[8月8日]
  • 少将,1914年6月21日[7月4日]
  • 中将,1916年5月11[24]日

勋章[编辑]

参考[编辑]

  1. Деникин, Антон Иван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2. 《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2版: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