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文本替换 - 替换“新华社. ”为“”)
第7行: 第7行:
 
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ref>苏共十九大.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出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7日第1版</ref>
 
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ref>苏共十九大.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出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7日第1版</ref>
 
<blockquote>
 
<blockquote>
[[安·安·安德烈耶夫]]、瓦·米·安德里亚诺夫、阿·勃·阿里斯托夫、格·阿·阿鲁提诺夫、苏·巴巴耶夫、米·吉·巴吉罗夫、尼·康·巴伊巴科夫、尼·依·柏里雅耶夫、依·阿·贝尼迪克托夫、[[拉·帕·贝利亚]]、波·巴·别什切夫、伊·普·波依佐夫、格·阿·波尔柯夫、[[列·伊·勃列日涅夫]]、[[尼·亚·布尔加宁]]、斯·阿·瓦加波夫、[[鲍·利·万尼科夫]]、[[亚·米·华西列夫斯基]]、伊·阿·佛尔科夫、[[根·伊·沃罗诺夫]]、[[克·叶·伏罗希洛夫]]、安·扬·维辛斯基、勃·加伏罗夫、佛·斯·哥里亚切夫、[[维·瓦·格里申]]、伊·特·格里辛、姆·伊·古塞夫、格·安·邓尼索夫、阿·恩·耶哥罗夫、阿·普·叶费莫夫、拉·恩·叶夫列莫夫、雅·阿·日达诺夫、伊·凯·热加林、克·普·儒可夫、亚·费·札霞迪科、[[阿·格·兹维列夫]]、米·维·吉密亚宁、恩·格·伊格纳托夫、斯·德·伊格纳切夫、伊·格·卡巴诺夫、拉·莫·卡冈诺维奇、雅·叶·卡恩伯辛、伊·维·加皮托诺夫、查·恩·凯特斯贺威里、阿·恩·基丁、阿·伊·吉利琴科、维·伊·吉塞列夫、恩·维·基塞列夫、姆·德·柯夫利金纳、佛·尔·科兹洛夫、[[伊·斯·科涅夫]]、亚·叶·考涅楚克、杰·斯·科罗特钦科、普·恩·科尔查金、[[阿·尼·柯西金]]、斯·恩·克鲁格洛夫、[[瓦·瓦·库兹涅佐夫]]、恩·格·库兹聂佐夫、特·伊·库里耶夫、阿·姆·库提列夫、奥·维·库西宁、伊·格·开宝、阿·恩·拉里昂诺夫、伊·斯·拉土诺夫、伊·凯·列别捷夫、维·维·鲁基扬诺夫、[[格·马·马林科夫]]、维·阿·马利雪夫、阿·伊·马尔芬、阿·伊·穆杰拉则、德·恩·麦尔尼克、拉·格·米尔尼科夫、拉·兹·米赫利斯、[[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阿·伊·米高扬]]、姆·勃·米丁、恩·阿·米哈依洛夫、维·米·莫洛托夫、维·阿·摩斯克文、兹·伊·穆拉托夫、恩·阿·穆希特丁诺夫、维·伊·尼多西金、勃·佛·尼柯拉耶夫、阿·伊·尼雅佐夫、恩·恩·奥尔加诺夫、安·姆·潘克拉托娃、[[尼·谢·帕托利切夫]]、恩·姆·别哥夫、[[米·格·别尔乌辛]]、普·凯·波诺马林科、阿·恩·波斯克列比舍夫、普·恩·波斯伯洛夫、佛·姆·普拉斯、维·阿·普罗科菲耶夫、维·普·普罗宁、亚·姆·普萨诺夫、伊·尔·拉柴柯夫、阿·姆·鲁米扬切夫、马·萨·萨布罗夫、阿·维·西奥明、德·格·斯米尔诺夫、阿·尤·斯涅契库斯、[[瓦·丹·索科洛夫斯基]]、约·维·斯大林、[[米·安·苏斯洛夫]]  叶·勃·泰别科夫、伊·佛·提伏希安、普·伊·季多夫、佛·叶·提托夫、[[德·费·乌斯季诺夫]]、亚·亚·法捷耶夫、阿·伊·赫沃罗斯图辛、[[米·瓦·赫鲁尼切夫]]、尼·塞·赫鲁晓夫、普·佛·切普拉科夫、维·叶·契尔尼雪夫、德·伊·契斯诺科夫、日·沙亚赫米托夫、尼·米·什维尔尼克、亚·恩·谢利平、德·特·谢比洛夫、马·佛·施基利亚托夫、普·佛·尤金、乌·雅·尤苏波夫、伊·德·雅科夫列夫、姆·阿·雅斯诺夫
+
[[安·安·安德烈耶夫]]、瓦·米·安德里亚诺夫、阿·勃·阿里斯托夫、格·阿·阿鲁提诺夫、苏·巴巴耶夫、米·吉·巴吉罗夫、尼·康·巴伊巴科夫、尼·依·柏里雅耶夫、依·阿·贝尼迪克托夫、[[拉·帕·贝利亚]]、波·巴·别什切夫、伊·普·波依佐夫、格·阿·波尔柯夫、[[列·伊·勃列日涅夫]]、[[尼·亚·布尔加宁]]、斯·阿·瓦加波夫、[[鲍·利·万尼科夫]]、[[亚·米·华西列夫斯基]]、伊·阿·佛尔科夫、[[根·伊·沃罗诺夫]]、[[克·叶·伏罗希洛夫]]、安·扬·维辛斯基、勃·加伏罗夫、佛·斯·哥里亚切夫、[[维·瓦·格里申]]、伊·特·格里辛、姆·伊·古塞夫、格·安·邓尼索夫、阿·恩·耶哥罗夫、阿·普·叶费莫夫、拉·恩·叶夫列莫夫、雅·阿·日达诺夫、伊·凯·热加林、克·普·儒可夫、亚·费·札霞迪科、[[阿·格·兹维列夫]]、米·维·吉密亚宁、恩·格·伊格纳托夫、斯·德·伊格纳切夫、伊·格·卡巴诺夫、拉·莫·卡冈诺维奇、雅·叶·卡恩伯辛、伊·维·加皮托诺夫、查·恩·凯特斯贺威里、阿·恩·基丁、阿·伊·吉利琴科、维·伊·吉塞列夫、恩·维·基塞列夫、姆·德·柯夫利金纳、佛·尔·科兹洛夫、[[伊·斯·科涅夫]]、亚·叶·考涅楚克、杰·斯·科罗特钦科、普·恩·科尔查金、[[阿·尼·柯西金]]、斯·恩·克鲁格洛夫、[[瓦·瓦·库兹涅佐夫]]、恩·格·库兹聂佐夫、特·伊·库里耶夫、阿·姆·库提列夫、奥·维·库西宁、伊·格·开宝、阿·恩·拉里昂诺夫、伊·斯·拉土诺夫、伊·凯·列别捷夫、维·维·鲁基扬诺夫、[[格·马·马林科夫]]、维·阿·马利雪夫、阿·伊·马尔芬、阿·伊·穆杰拉则、德·恩·麦尔尼克、拉·格·米尔尼科夫、拉·兹·米赫利斯、[[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阿·伊·米高扬]]、姆·勃·米丁、恩·阿·米哈依洛夫、维·米·莫洛托夫、维·阿·摩斯克文、兹·伊·穆拉托夫、恩·阿·穆希特丁诺夫、维·伊·尼多西金、勃·佛·尼柯拉耶夫、阿·伊·尼雅佐夫、恩·恩·奥尔加诺夫、安·姆·潘克拉托娃、[[尼·谢·帕托利切夫]]、恩·姆·别哥夫、[[米·格·别尔乌辛]]、普·凯·波诺马林科、阿·恩·波斯克列比舍夫、普·恩·波斯伯洛夫、佛·姆·普拉斯、维·阿·普罗科菲耶夫、维·普·普罗宁、亚·姆·普萨诺夫、伊·尔·拉柴柯夫、阿·姆·鲁米扬切夫、[[马·扎·萨布罗夫]]、阿·维·西奥明、德·格·斯米尔诺夫、阿·尤·斯涅契库斯、[[瓦·丹·索科洛夫斯基]]、约·维·斯大林、[[米·安·苏斯洛夫]]  叶·勃·泰别科夫、伊·佛·提伏希安、普·伊·季多夫、佛·叶·提托夫、[[德·费·乌斯季诺夫]]、亚·亚·法捷耶夫、阿·伊·赫沃罗斯图辛、[[米·瓦·赫鲁尼切夫]]、尼·塞·赫鲁晓夫、普·佛·切普拉科夫、维·叶·契尔尼雪夫、德·伊·契斯诺科夫、日·沙亚赫米托夫、尼·米·什维尔尼克、亚·恩·谢利平、德·特·谢比洛夫、马·佛·施基利亚托夫、普·佛·尤金、乌·雅·尤苏波夫、伊·德·雅科夫列夫、姆·阿·雅斯诺夫
 
</blockquote>
 
</blockquote>
  

2022年5月3日 (二) 20:31的版本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中央委员会XIX ЦК КПСС)由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125人当选中央委员会委员,110人当选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任期自1952年10月起至1956年2月。

中央委员会组成人员

中央委员

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2]

安·安·安德烈耶夫、瓦·米·安德里亚诺夫、阿·勃·阿里斯托夫、格·阿·阿鲁提诺夫、苏·巴巴耶夫、米·吉·巴吉罗夫、尼·康·巴伊巴科夫、尼·依·柏里雅耶夫、依·阿·贝尼迪克托夫、拉·帕·贝利亚、波·巴·别什切夫、伊·普·波依佐夫、格·阿·波尔柯夫、列·伊·勃列日涅夫尼·亚·布尔加宁、斯·阿·瓦加波夫、鲍·利·万尼科夫亚·米·华西列夫斯基、伊·阿·佛尔科夫、根·伊·沃罗诺夫克·叶·伏罗希洛夫、安·扬·维辛斯基、勃·加伏罗夫、佛·斯·哥里亚切夫、维·瓦·格里申、伊·特·格里辛、姆·伊·古塞夫、格·安·邓尼索夫、阿·恩·耶哥罗夫、阿·普·叶费莫夫、拉·恩·叶夫列莫夫、雅·阿·日达诺夫、伊·凯·热加林、克·普·儒可夫、亚·费·札霞迪科、阿·格·兹维列夫、米·维·吉密亚宁、恩·格·伊格纳托夫、斯·德·伊格纳切夫、伊·格·卡巴诺夫、拉·莫·卡冈诺维奇、雅·叶·卡恩伯辛、伊·维·加皮托诺夫、查·恩·凯特斯贺威里、阿·恩·基丁、阿·伊·吉利琴科、维·伊·吉塞列夫、恩·维·基塞列夫、姆·德·柯夫利金纳、佛·尔·科兹洛夫、伊·斯·科涅夫、亚·叶·考涅楚克、杰·斯·科罗特钦科、普·恩·科尔查金、阿·尼·柯西金、斯·恩·克鲁格洛夫、瓦·瓦·库兹涅佐夫、恩·格·库兹聂佐夫、特·伊·库里耶夫、阿·姆·库提列夫、奥·维·库西宁、伊·格·开宝、阿·恩·拉里昂诺夫、伊·斯·拉土诺夫、伊·凯·列别捷夫、维·维·鲁基扬诺夫、格·马·马林科夫、维·阿·马利雪夫、阿·伊·马尔芬、阿·伊·穆杰拉则、德·恩·麦尔尼克、拉·格·米尔尼科夫、拉·兹·米赫利斯、阿·伊·米高扬、姆·勃·米丁、恩·阿·米哈依洛夫、维·米·莫洛托夫、维·阿·摩斯克文、兹·伊·穆拉托夫、恩·阿·穆希特丁诺夫、维·伊·尼多西金、勃·佛·尼柯拉耶夫、阿·伊·尼雅佐夫、恩·恩·奥尔加诺夫、安·姆·潘克拉托娃、尼·谢·帕托利切夫、恩·姆·别哥夫、米·格·别尔乌辛、普·凯·波诺马林科、阿·恩·波斯克列比舍夫、普·恩·波斯伯洛夫、佛·姆·普拉斯、维·阿·普罗科菲耶夫、维·普·普罗宁、亚·姆·普萨诺夫、伊·尔·拉柴柯夫、阿·姆·鲁米扬切夫、马·扎·萨布罗夫、阿·维·西奥明、德·格·斯米尔诺夫、阿·尤·斯涅契库斯、瓦·丹·索科洛夫斯基、约·维·斯大林、米·安·苏斯洛夫  叶·勃·泰别科夫、伊·佛·提伏希安、普·伊·季多夫、佛·叶·提托夫、德·费·乌斯季诺夫、亚·亚·法捷耶夫、阿·伊·赫沃罗斯图辛、米·瓦·赫鲁尼切夫、尼·塞·赫鲁晓夫、普·佛·切普拉科夫、维·叶·契尔尼雪夫、德·伊·契斯诺科夫、日·沙亚赫米托夫、尼·米·什维尔尼克、亚·恩·谢利平、德·特·谢比洛夫、马·佛·施基利亚托夫、普·佛·尤金、乌·雅·尤苏波夫、伊·德·雅科夫列夫、姆·阿·雅斯诺夫

中央候补委员

在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如下:[3]

格·佛·亚历山大洛夫、甘·瓦·阿列克森科、帕·阿·阿尔特米耶夫、特·阿·阿哈佐夫、伊·赫·巴格拉米扬、维·姆·巴克拉则、恩·叶·巴希斯提、斯·依·波格达诺夫、阿·德·邦达连柯、斯·兹·波里索夫、谢·米·布琼尼、斯·姆·布都佐夫、康·安·韦尔希宁、姆·阿·盖德维拉斯、列·亚·戈沃罗夫、斯·阿·戈格里则、亚·瓦·戈尔巴托夫、凯·普·高尔谢宁、安·安·格列奇科、维·格·格里哥尔扬、安·安·葛罗米柯、阿·德·丹尼雅洛夫、勃·阿·德文斯基、彼·瓦·杰缅季耶夫、恩·阿·吉加伊、阿·阿·叶皮雪夫、德·维·叶夫列摩夫、维·格·沙伏隆科夫、帕·费·日加列夫、德·格·日梅林、格·康·朱可夫、阿·普·查文尼亚金、乔·恩·查鲁宾、普·阿·查哈罗夫、斯·叶·萨哈罗夫、拉·佛·伊里切夫、恩·斯·卡扎科夫、伊·阿·凯罗夫、尼·特·卡尔钦科、姆·雅·卡农尼科夫、勃·兹·柯布洛夫、阿·伊·科兹洛夫、普·特·柯马罗夫、列·尔·柯尔尼叶兹、安·伊·科斯托索夫、费·费·库兹涅佐夫、凯·斯·库兹涅佐娃、凯·德·库洛夫、巴·尼·库米金、普·佛·拉达诺夫、维·特·拉齐斯、普·佛·洛马科、亚·亚·卢钦斯基、拉·普·李科娃、尤·叶·马克萨列夫、雅·阿·马立克、米·谢·马利宁罗·雅·马利诺夫斯基、佛·阿·马莫诺夫、伊·伊·马斯连尼科夫、尔·叶·米尔尼科夫、基·阿·梅列茨科夫弗·尼·梅尔库洛夫、阿·阿·缪利西叶普、米·伊·涅杰林、普·维·尼基丁、伊·伊·诺森科、乔·米·奥尔洛夫、康·维·奥斯特罗维捷扬诺夫、维·恩·巴夫洛夫、德·维·巴夫洛夫、雅·伊·巴列兹基斯、亚·塞·潘友新、普·伊·巴尔邢、玛·姆·庇提钦科、姆·特·波马兹涅夫、勃·恩·波诺马列夫、格·姆·波波夫、斯·奥·波斯托瓦洛夫、阿·普·普切里亚科夫、达·雅·拉伊泽、维·姆·里亚比科夫、维·斯·里亚斯诺伊、斯·斯·鲁米扬切夫、兹·特·塞第乌克、伊·亚·谢罗夫、康·姆·西蒙诺夫、伊·普·斯库尔科夫、凯·姆·索科洛夫、列·尼·索洛维耶夫、塞·阿·斯捷潘诺夫、叶·阿·斯捷潘诺娃、维·恩·斯托列托夫、谢·康·铁木辛哥、塞·姆·提贺米尔罗夫、斯·凯·脱卡、兹·普·吐马诺娃、阿·格·费奥多罗夫、叶·阿·福尔切娃、阿·乌·卡卡罗夫、伊·斯·贺何洛夫、维·格·茨霍夫莱巴什维利、维·佛·齐伦、瓦·伊·崔可夫、格·阿·楚马诚科、恩·恩·沙塔林、兹·阿·沙什柯夫、阿·姆·施高尼科夫、谢·马·什捷缅科、普·阿·尤金、伊·斯·尤马谢夫

历次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于1952年10月16日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委员会党监察委员会主席。[4]

第二次全体会议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53年3月5日举行联席会议,这次会议是在斯大林去世前一个小时召开的,讨论和决定了斯大林死后苏联党和国家各个机关如何继续有效运转的问题,由此对党政机关的人事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尼·谢·赫鲁晓夫主持了这次会议,苏联卫生部长特列季亚科夫向全会通报了斯大林的健康状况,马林科夫受中央主席团执行局委托宣布了对苏联当和国家机关的组织安排:[5][6]

  1. 提名格·马·马林科夫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2. 任命拉·帕·贝利亚维·米·莫洛托夫尼·亚·布尔加宁拉·莫·卡冈诺维奇为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
  3. 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与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合并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团,该主席团由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和副主席组成
  4. 提名克·叶·伏罗希洛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任命尼·米·别戈夫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秘书长,解除他的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任命亚·费·高尔金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秘书长
  5. 苏联内务部苏联国家安全部合并为苏联内务部
  6. 任命拉·帕·贝利亚为苏联内务部长
  7. 任命维·米·莫洛托夫苏联外交部长,任命安·亚·维辛斯基雅·亚·马利克为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任命瓦·瓦·库兹涅佐夫为苏联外交部副部长,任命安·亚·维辛斯基为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任命瓦·瓦·库兹涅佐夫为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8. 任命苏联元帅尼·亚·布尔加宁苏联国防部长,任命苏联元帅亚·米·华西列夫斯基和苏联元帅格·康·朱可夫为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9. 将苏联对外贸易部和苏联商业部合并为苏联境内外贸易部,任命阿·伊·米高扬为苏联境内外贸易部长,任命伊·格·卡巴诺夫为第一副部长,任命帕·尼·库米金和瓦·加·热沃隆科夫为副部长
  10. 将汽车与拖拉机工业部、机械工业与仪器仪表部、农业机械工业部和机床工业部合并为苏联机械工业部;任命马·扎·萨布罗夫为苏联机械工业部长,解除他的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职务
  11. 将交通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部、重型机械工业部和建筑与筑路机械工业部合并为交通与重型机械工业部;任命维·亚·马雷舍夫为苏联交通与重型机械工业部长
  12. 将发电厂部、电力工业部与通信设备工业部合并为发电厂与电力工业部;任命米·格·别尔乌辛为苏联发电厂与电力工业部长
  13. 任命格·彼·科西亚琴科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14. 提名尼·米·什维尔尼克全联盟工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15. 将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和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执行局合并为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决定主席团由11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
  16. 不再设立苏共中央主席团外交与国防问题常务委员会
  17. 选举谢·杰·伊格纳季耶夫彼·尼·波斯别洛夫尼·尼·沙塔林为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
  18. 考虑到尼·谢·赫鲁晓夫需要主持苏共中央委员会常务工作,决定解除他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职务,任命尼·亚·米哈伊洛夫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19. 解除潘·康·波诺马连科尼·格·伊格纳托夫列·伊·勃列日涅夫的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的职务
  20. 决定在1953年3月14日召开苏联最高苏维埃全体会议,将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的决议交由苏联最高苏维埃批准

参考

  1.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闭幕 斯大林同志等一百二十五人当选为联共中央委员.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6日第1版
  2. 苏共十九大.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出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7日第1版
  3. 苏共十九大. 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选出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7日第4版
  4.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举行全体会议 选出以斯大林同志为首的主席团和书记处 通过施基利亚托夫同志为联共中央的党监察委员会主席. 人民日报, 1952年10月18日第1版
  5. 沈志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6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69-377
  6. 苏共中央.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全体会议的决议. 人民日报, 1953年3月8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