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来自阅兵百科

一五计划[1]Первая пятилетка),即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28年通过并开始实施,为期五年,历时四年又三个月完成。该五年计划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1929年4月)宣布,并预期使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背景[编辑]

1928年,苏联仍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其农业、零售贸易、服务业、食品与轻工业主要以私营为主,而国家保留了队重工业、运输、银行、批发和国际贸易的控制权。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职权仅限于预计国家未来进行投资的方向和规模。

在外交层面,苏联领导层认为该国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存在着爆发新战争的很大可能性,这需要苏联加速武装,然而重工业的落后却限制了苏联重整军备的能力。与此同时,苏联现有的工业化速度并没有使该国领导层满意,并且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日益加大,而且城市失业率上升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苏联领导层认为阻碍城市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便是粮食短缺,而小农经济无法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联共(布)十四大全联盟苏维埃三大上,党和国家领导层打算根据社会主义概念,通过有计划地在农村与城市之间重新分配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会上,关于中央计划具体实施的方法也进行了激烈讨论,其中弗·亚·巴扎罗夫弗·古·格罗曼尼·德·康德拉季耶夫等主张遵循现有经济模式,应根据现有趋势的分析结果来确定经济发展的客观模式,从而制定计划,而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瓦·弗·古比雪夫斯·古·斯特鲁米林等认为计划应基于未来的结构变化、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制度方面改变经济模式。在上述两种观点中,前者得到了布哈林等人的支持,后者曾经得到托洛茨基的支持,后来则成为斯大林主张的观点。

五年计划的实施[编辑]

1929年4月,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会议正式宣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年10月1日—1933年10月1日),该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建设国民经济和和军事力量,将通过最大限度地重新分配工业化所需资源来实现。次月,全联盟苏维埃五大正式批准了该计划。

为了实施该计划,苏联政府引进了外国专业和企业,包括依靠美国的阿尔伯特·卡恩及其公司为苏联设计工厂布局,而阿尔伯特·卡恩的公司则在1929年至1932年间在苏联设计了500多家工厂,其中有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莫斯科汽车厂下诺夫哥罗德汽车厂以及多家机械制造厂、冶金厂和钢铁厂。与此同时,苏联从德国的西门子、美国的通用电气等知名公司引进生产设备,并且邀请了大批外国专家参与生产建设与管理工作。

苏联政府还与德国进行进出口业务,在德国政府的担保下从一些德国公司获得贷款。苏联在1931年从德国订购了价值9.192亿马克的货物,而在1932年上半年就从德国购买了占德国出口额50%的钢铁、60%的土木设备与发电机、70%的冶金设备、80%的起重机与钣金、90%的蒸汽机、燃气涡轮机和蒸汽锻造机。

1930年,约1500处厂区开始建设,其中50处几乎占到了全部投资的一半,一些大型工业与运输项目被优先进行,包括突厥斯坦-西伯利亚铁路第聂伯河水电站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厂新利佩茨克冶金厂车里雅宾斯克冶金厂库兹涅茨克冶金厂诺里尔斯克镍矿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哈尔科夫拖拉机厂乌拉尔机车车辆制造厂高尔基汽车厂莫斯科汽车厂等。同一年,苏联为了解决专家和技术人员匮乏的问题,开始在全国普及初等教育,并在城市普及七年制义务教育。

在农业方面,拖拉机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苏联在1932年基本实现了拖拉机产能的自给自足,而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则在1934年出口了第一台苏联产拖拉机。在卫国战争前十年间,苏联的拖拉机产量达到70万台,占世界总产量的40%。

在交通方面,一五计划制定了修建36万公里新公路和130万公里土路的目标,但由于缺乏资源和合格的道路专家而未能完成。尽管如此,苏联仍然完成了10.21万公里公路的铺设,特别是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丘亚公路叶尼塞公路阿穆尔-雅库茨克铁路。此外,苏联还在1931年引入了沥青公路。

联共(布)十六大上,斯大林认为只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工业化,并宣布将五年计划的指标成倍提高,因为一些指标可能超过了原计划。为此,重工业的投资立即超过了原计划并持续增长,货币发行量剧增,从而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并且短缺。

1932年底,苏联政府宣布用时四年又三个月提前成功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重工业完成了计划的108%,而重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2.7倍。

经济指标[编辑]

产品 1928年 1932年 增长率
铸铁(百万吨) 3.3 6.2 88%
钢铁(百万吨) 4.3 5.9 37%
轧制黑色金属(百万吨) 3.4 4.4 29%
煤(百万吨) 35.5 64.4 81%
石油(百万吨) 11.6 21.4 84%
发电量(十亿千瓦时) 5.0 13.5 170%
纸(万吨) 28.4 47.1 66%
水泥(百万吨) 1.8 3.5 94%
白糖(万吨) 128.3 182.8 42%
机床(千台) 2.0 19.7 885%
汽车(千台) 0.8 23.9 2887.5%
皮鞋(百万双) 58.0 86.9 50%

影响[编辑]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队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实施集中分配,通过行政命令指导经济并将私营经济国有化,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党的领导、生产资料国有化的经济体系。一五计划促进了苏联的城市化,城镇劳动人口新增1250万人,其中850万搬迁自农村,开启了苏联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化进程。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一五计划中获得了总投资的20%以上,总共35个超过1亿卢布的项目中的12个在此开工,其中7个为新建,5个为扩建或重建,新建的项目包括扎波罗热钢铁厂克里沃罗格冶金厂亚速钢铁厂、第聂伯河水电站、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等。

根据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在1932年8月下旬至10月底对莫斯科萨拉托夫斯大林格勒顿河畔罗斯托夫北高加索巴库第比利斯巴统克里米亚哈尔科夫马格尼托哥尔斯克车里雅宾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新库兹涅茨克等地企业的调查发现:

  • 企业规模过于庞大且计划超过预期;
  • 废弃设备较少,而年轻且缺乏经验的苏联技术工人却善于利用最传统的手段组装工业设备;
  • 生产设备和建筑磨损很大,仅用一年时间就对美国和德国制造的昂贵设备产生了巨大消耗,达到了西方国家同期十年到十五年的磨损程度;
  • 工人们对生活必需品拥有很大的需求;
  • 工业化是在各方面投入大量物力人力的情况下完成的。

参考[编辑]

  1. Первая пятилетка — Википед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