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曼·斯捷潘诺维奇·季托夫

来自阅兵百科
(重定向自格·斯·季托夫
苏联英雄
航空兵上将 格·斯·季托夫

格尔曼·斯捷潘诺维奇·季托夫[1]Ге́рм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Тито́в,1935年9月11日—2000年9月20日),苏联第二位航天员,俄罗斯族,西西伯利亚边疆区科西哈人,1953年7月入伍,1961年8月加入苏联共产党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军事学全博士苏联英雄(1961年),列宁奖获得者,航空兵上将军衔。

他曾参加过东方二号太空飞行任务,并进行了人类首次时长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太空飞行,之后,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太空设施总局第一副局长等职务。

生平[编辑]

1935年9月11日,格尔曼·斯捷潘诺维奇·季托夫生于西西伯利亚边疆区科西哈区韦尔赫-日利诺村的教师家庭,父亲是斯捷潘·帕夫洛维奇(1910—1993),曾参加过伟大卫国战争,母亲是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1913—2001)。他曾在波尔科夫尼科沃村读完七年制学校,并在纳洛比哈村读完高中。

1953年7月,他应征入伍,并在科斯塔奈的第九军事飞行员航空学校学习。

1955年,他转入斯大林格勒军事飞行员航空学校进修。

1957年,他从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列宁格勒军区近卫第26航空团中服役,驾驶Су-7攻击机。

1960年,他被选入航天员大队。

1961年4月,他作为尤里·加加林的替补,为世界首次太空飞行做准备。

1961年8月6日至7日,不到26岁的格尔曼·季托夫乘坐东方二号载人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长时间太空飞行,历时1天又1小时,绕地球17圈,飞行距离超过70万公里。在飞行过程中,他的呼号为“鹰”。最后,他随飞船返回舱降落在萨拉托夫州红库特附近。此次太空飞行的目的是研究失重对人体的影响、在失重情况下饮食和睡眠时的身体状况、航天器的手动控制、从轨道上拍摄地球以及与地球进行不间断无线电通信。

1961年8月9日,他因成功完成太空飞行任务而被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列宁勋章金星奖章。同月,他也因完成太空飞行任务而被提前转为苏共正式党员。

1962年5月初,他作为苏联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并在白宫受到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接见。随后,他还出访了保加利亚蒙古印度尼西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叙利亚刚果等国家。

1968年,他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毕业。同年7月11日,任高级航天员指导员并担任第二航天员大队队长。

1969年3月21日,任宇航员培训中心第四处处长。在宇航员培训中心的9年里,格尔曼·季托夫犯下了多次严重违纪行为,包括酗酒、交通违章、与民警发生冲突,由此受到苏联空军总司令部严重警告和处罚,但出于维护苏联第二位航天员名誉的必要性,没有对他给予更严厉的处罚。

1972年,从伏罗希洛夫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毕业后,任苏联国防部太空设施总局军用航天器控制中心副主任。

1973年,任苏联国防部太空设施总局副局长。

1979年,任苏联国防部太空设施总局第一副局长,负责开发与研究工作,其间还兼任了多个国家的火箭与太空系统测试委员会主席。

1991年10月,辞去苏联国防部太空设施总局第一副局长的职务,并从部队退役。

1992年,任“Космофлот”国际航天与电子科学技术中心主席。

1993年,任俄罗斯航空航天联合体协调中心副主席。同年,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党员的身份当选为第一届国家杜马代表。

1995年,继续当选为第二届国家杜马代表并不再担任俄罗斯航空航天联合体协调中心副主席。

1999年,任俄罗斯航天联合会主席。同年,当选为第三届国家杜马代表。

2000年9月20日,因心脏病在莫斯科逝世,之后葬于新圣女公墓

苏共二十二大、二十三大代表。第六届、七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

军衔[编辑]

  • 中尉,1957年9月11日
  • 上尉,1959年10月16日
  • 大尉,1961年4月18日
  • 少校,1961年8月6日
  • 中校,1963年2月19日
  • 上校,1966年8月16日
  • 航空兵少将,1975年4月25日
  • 航空兵中将,1979年2月16日
  • 航空兵上将,1988年2月17日

荣誉[编辑]

苏联与俄罗斯[编辑]

苏联

俄罗斯联邦

国际[编辑]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越南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印度尼西亚

刚果共和国

蒙古人民共和国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

叙利亚

  • 友谊与合作勋章(1987年8月)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