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文本替换 - 替换“苏联船舶工业部”为“苏联造船工业部”)
标签移动网页编辑 移动版编辑
 
第6行: 第6行:
 
'''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C%D0%B0%D0%BB%D1%8B%D1%88%D0%B5%D0%B2,_%D0%92%D1%8F%D1%87%D0%B5%D1%81%D0%BB%D0%B0%D0%B2_%D0%90%D0%BB%D0%B5%D0%BA%D1%81%D0%B0%D0%BD%D0%B4%D1%80%D0%BE%D0%B2%D0%B8%D1%87 Малышев, 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лышев''',1902年12月3[16]日—1957年2月20日),苏联工程家,[[乌斯季-瑟索拉斯克]]人,1918年参加工作,1926年加入[[联共(布)]],[[莫斯科鲍曼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4年),[[斯大林奖]]获得者,[[坦克工程勤务上将]]军衔。
 
'''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ref>[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9C%D0%B0%D0%BB%D1%8B%D1%88%D0%B5%D0%B2,_%D0%92%D1%8F%D1%87%D0%B5%D1%81%D0%BB%D0%B0%D0%B2_%D0%90%D0%BB%D0%B5%D0%BA%D1%81%D0%B0%D0%BD%D0%B4%D1%80%D0%BE%D0%B2%D0%B8%D1%87 Малышев, 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ref>('''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лышев''',1902年12月3[16]日—1957年2月20日),苏联工程家,[[乌斯季-瑟索拉斯克]]人,1918年参加工作,1926年加入[[联共(布)]],[[莫斯科鲍曼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4年),[[斯大林奖]]获得者,[[坦克工程勤务上将]]军衔。
  
他曾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47年12月至1953年3月,1953年3月至1956年1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4月至1944年5月)、[[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长]](1953年6月至1955年2月)、[[苏联船舶工业部长]](1950年1月至1952年10月)、苏联交通机械工业部长(1945年10月至1947年12月)、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1943年6月至1945年10月)、[[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1939年2月至1940年4月),是[[苏联]]杰出的机械工业部门领导人,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负责了坦克生产制造与设计研发工作。
+
他曾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47年12月至1953年3月,1953年3月至1956年1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4月至1944年5月)、[[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长]](1953年6月至1955年2月)、[[苏联造船工业部长]](1950年1月至1952年10月)、苏联交通机械工业部长(1945年10月至1947年12月)、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1943年6月至1945年10月)、[[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1939年2月至1940年4月),是[[苏联]]杰出的机械工业部门领导人,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负责了坦克生产制造与设计研发工作。
  
 
==生平==
 
==生平==
第48行: 第48行:
 
1947年12月,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47年12月,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50年1月10日,兼任[[苏联船舶工业部]]部长。
+
1950年1月10日,兼任[[苏联造船工业部]]部长。
  
 
1953年3月,根据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的决定,任苏联交通与重型机械工业部长。<ref>沈志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6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69-377</ref>
 
1953年3月,根据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的决定,任苏联交通与重型机械工业部长。<ref>沈志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6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69-377</ref>

2024年2月14日 (三) 18:41的最新版本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
坦克工程勤务上将 维·亚·马雷舍夫

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1]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а́лышев,1902年12月3[16]日—1957年2月20日),苏联工程家,乌斯季-瑟索拉斯克人,1918年参加工作,1926年加入联共(布)莫斯科鲍曼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4年),斯大林奖获得者,坦克工程勤务上将军衔。

他曾担任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10月至1953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1947年12月至1953年3月,1953年3月至1956年12月)、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1940年4月至1944年5月)、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长(1953年6月至1955年2月)、苏联造船工业部长(1950年1月至1952年10月)、苏联交通机械工业部长(1945年10月至1947年12月)、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1943年6月至1945年10月)、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1939年2月至1940年4月),是苏联杰出的机械工业部门领导人,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负责了坦克生产制造与设计研发工作。

生平[编辑]

1902年12月3[16]日,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马雷舍夫出生在乌斯季-瑟索拉斯克的教师家庭,他是家中第四子,父亲是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母亲是埃琳娜·康斯坦丁诺芙娜。

1918年,维亚切斯拉夫·亚历山德罗维奇在法院当秘书。

1920年,进入大卢基铁路技术学校学习,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会主席。

1924年,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莫斯科—白俄罗斯—波罗的海铁路的波德莫斯科夫纳亚机务段工作,担任司机助理。

1926年,在红军中工作,担任营学校党委书记、政治指导员。

1927年11月,从部队复员并回到波德莫斯科夫纳亚机务段担任机械师。

1928年9月,在莫斯科—库尔斯克铁路的卢布利诺机务段担任机车司机。

1930年7月,被推荐进入莫斯科鲍曼机械工程学院学习。

1934年9月,他从学校毕业后,担任了科洛姆纳工厂设计局设计员、特别科副科长、副总设计师,内燃机车间副主任、主任,工厂总工程师等职务。

1938年5月,任科洛姆纳工厂厂长。

1939年2月5月,任苏联重工业人民委员

1940年4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苏联人民委员会机械工业会议主席。

1940年10月2日,兼任苏联中型机械工业人民委员。

1941年9月11日至1942年7月14日,兼任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负责监督苏联坦克工业部门的生产,以提高КВТ-34等型号坦克的产量。

1942年7月至8月,他被派往斯大林格勒组织坦克工厂的疏散工作。

1943年6月28日,再次兼任苏联坦克工业人民委员。

1944年5月,不再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1945年10月14日,任苏联交通机械工业人民委员。

1947年12月,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50年1月10日,兼任苏联造船工业部部长。

1953年3月,根据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的决定,任苏联交通与重型机械工业部长。[2]

1953年6月,任苏联中型机械工业部部长,负责了苏联核计划的许多项目,也因此多次被暴露在核辐射中,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

1953年12月,再次担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

1956年12月,任苏联国家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195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逝世,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

苏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主席团委员。第一届、二届、三届、四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1944年8月5日被授予坦克工程勤务中将军衔;1945年4月19日晋升坦克工程勤务上将军衔。1944年8月5日,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3]

荣誉[编辑]

参考[编辑]

  1. Малышев, 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 Википедия
  2. 沈志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26卷.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369-377
  3. Герой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го Труда Малышев Вячеслав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 Герои стран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