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

来自阅兵百科
王稼祥

王稼祥(1906年8月15日—1974年1月25日),原名王嘉祥,又名王稼蔷,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安徽省泾县人,1928年加入联共(布),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莫斯科中山大学和红色教授学院毕业。

他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5年1月至1945年6月)、中央书记处书记(1956年9月至1969年4月)、中央军委副主席(1938年7月至至1945年6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和党的对外工作,为党的思想理论的丰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生平[编辑]

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同志出生在安徽省泾县厚岸村。青年时期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前往苏联学习。1928年成为联共(布)候补党员。1930年回国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

1931年春,王稼祥同志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央红军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他参与制定军事计划,协助指挥部队作战,并为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和改进红军政治工作制度做了大量工作。他曾成功地参与指挥宁都起义。因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逐步占据统治地位,王稼祥同志也执行过一些错误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他的思想逐步转变。在宁都会议上,他反对将毛泽东同志调离前线。在反“围剿”斗争中,他赞成和支持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1]

1934年10月,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王稼祥同志重伤未愈,躺在担架上开始了长征。长征途中,他与毛泽东等同志一起交流和研究反“围剿”斗争失败的教训,参与促成了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会上,他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同志的主张,批评“左”倾军事指挥的错误,对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后来曾经说,王稼祥同志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遵义会议以后,王稼祥同志担任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同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一起指挥红军作战,逐步改变红军被动局面,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在与张国焘分裂行为的斗争中,他坚决维护党中央的决策和团结,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到达陕北后,王稼祥同志带着伤病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健康发展。[1]

1937年7月,经党中央安排,王稼祥同志辗转到达苏联治疗伤病。在苏联期间,他参加并一度负责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积极向斯大林和共产国际领导人介绍中国革命和抗战的情况,介绍中共中央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的路线和方针,参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问题的研究。1938年3月,任弼时同志到达苏联后,他又与任弼时同志一起做了许多工作,促使共产国际通过了肯定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决议。1938年7月,王稼祥同志回国,先后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和路线,起了重要作用。[1]

1938年至1945年,王稼祥同志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兼八路军总政治部代主任、中共中央华中兼华北工作委员会主任、八路军军政学院院长。他协助毛泽东同志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直接参与了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延安整风初期,王稼祥同志担任中央学习组副组长,参与领导了整风运动。他参加起草的《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被列为整风运动学习文件之一。1943年7月,王稼祥同志发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率先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对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及其伟大意义作了深刻阐述。他的见解很快被党内许多同志接受,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作了思想上的准备。[1]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稼祥同志再次赴苏联治病。1947年5月,他回到哈尔滨,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并曾代理宣传部部长,对如何做好城市工作、加强城市建设、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1949年3月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同年6月至8月,随刘少奇同志赴苏联,通报中国革命进程、商谈建立新中国和发展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等重要问题。同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王稼祥同志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贡献了自己宝贵的经验、智慧和力量。[1]

新中国成立之初,王稼祥同志以外交部副部长的身份担任第一任驻苏联大使,他参与完成了安排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的重要任务,参加了中苏会谈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951年初,王稼祥同志根据中央决定,负责组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并出任部长,同时仍兼任外交部副部长至1959年。1953年至1958年,任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6年9月,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54、1959、1965年,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委。1966年3月,担任中央外事小组副组长。在这期间,王稼祥同志参与党的对外联络工作和国家外交工作的许多重大决策,多次出访苏联、东欧等国,出席有关国际会议,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关于党际交往准则的思想,为发展对外党际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1]

1962年初,王稼祥同志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就如何改进我们党和国家的对外政策提出了重要的建议。但在当时“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他的这些正确意见不仅未被接受,反而被指责犯了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修正主义外交路线”的错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稼祥同志受到迫害。因毛泽东同志多次肯定他的历史功绩,1973年在党的十大上,他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1]

1974年1月25日,王稼祥同志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8岁。1979年,中央批准为所谓“三和一少”、“三降一灭”问题平反,推倒了强加在王稼祥同志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1]

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七届三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八届、十届中央委员,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二届、三届、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

参考[编辑]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曾庆红. 曾庆红在纪念王稼祥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中国政府网, 2006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