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

来自阅兵百科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第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为挫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伪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举行了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战役背景[编辑]

1951年3月下旬,“联合国军”将战线推进到“三八线”附近地区。3月1日,毛泽东主席就为扭转被动局面提出设想:“我们计划在我第二番部队到达后,在四月十五日至六月底两个半月内,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消灭美军及李承晚军建制部队数万人,然后向汉江以南推进,最为有利”。4月6日,志愿军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着重研究和决定举行第五次战役问题,彭德怀司令员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的战争指导方针,总结了前四次战役的经验,提出了实施第五次战役的方针和部署,通过研究各种情报和迹象。志愿军司令部认为敌军从我侧后登陆的可能性很大,为粉碎敌人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作战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会议决定在敌人登陆前,我军实施反击。[1]

2月中旬至4月初,第3、第19兵团和第47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相继入朝,国内部队抽调的12万补充兵(其中4万老兵)也已经全部到达,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整编。4月间,中朝两军兵力已达到130万人(其中志愿军95万,包括77万作战部队)。其中志愿军第一线作战兵力,已有三个兵团十一个军三十三个师和三个地面炮兵师、一个高炮师,共548000余人,连同人民军第一线三个军团,前线作战兵力已近70万。当时,敌军在朝地面作战兵力总数为34万人。虽然志愿军在数量上对敌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其空军和坦克兵还无法参战,同时火力上仍处于绝对劣势,特别是志愿军后勤供应状况仍未好转,只能保障最低限度的供应,不能满足作战的需求。同时,新入朝的部队尚无同美军作战的经验,敌情地形不熟,而且准备不足,这都使作战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

4月1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与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侵朝政策上有分歧而被撤销一切职务,由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19日,美军第25、第24师先头团进至铁原附近。鉴于铁原正面之敌态势已经突出,中朝两军决定于4月22日黄昏向敌发起反击。21日,“联合国军”北进不到被志愿军遏制在开城长湍、高浪浦里、三串里、芝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22日昼间,“联合国军”西线不到继续向铁原、金化方向进攻,其它方向之敌仍处于守势。[1]

战役进程[编辑]

第一阶段:中朝军队全线进攻[编辑]

4月22日晚,中朝军队14个军(含人民军3个军团)按照预定计划向敌发起全面反击,西线以1个兵团从正面突击、2个兵团从两翼突击并实施战役迂回,分割围歼当面之敌。志愿军左翼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指挥5个军,迅速突破“联合国军”防御,进展顺利。第20、第27、第26军进占华龙洞、外药寺洞、白云山地区,歼灭美军第24师、伪军第6师各一部。第40军在打退敌军进攻后,乘胜插向敌军纵深,沿途打垮其五次阻拦,歼灭美军第24师、伪军第6师各一部,并于23日24时插入敌纵深30余公里,前出至“三八线”以南沐洞里地区,胜利完成战役割裂任务。第39军前出到华川以南原川里地区,将美军陆战1师隔于北汉江以东不得西援。[1]

担任中央突击的第3兵团第12、第15、第60军在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指挥下,突破后在涟川以北遭到美军第3师、土耳其旅抵抗,进展较慢,24日晨3兵团进至花锋村、炭洞、板巨里一线,并包围了美军第3师第35团,但被围美军在大量航空兵、炮兵、坦克掩护下突围南逃;之后第3兵团在哨城里、宝藏山、永平地区于地形成对峙。[1]

志愿军右翼的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指挥第63、第64、第65军以及人民军第1军团,于23日凌晨突破临津江。第63军攻占江南要点绀岳山和瓮店洞以南398.1高地,并向磨叉山、神岩里的英军第29旅阵地进攻。24日,攻占磨叉山、雪马里,歼英军第29旅一部。担任战役迂回的第64军受阻于临津江南岸弥陀寺以北地区,未能迅速突破伪军第1师主阵地。而此时兵团第2梯队第65军的2个师也已渡过临津江,致使5个师的兵力大部拥挤在江南岸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内,遭敌炮兵、航空兵火力突击,伤亡较大,影响了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和歼灭英军第29旅任务的按时完成。人民军第1军团22日晚攻占开城,23日占领长湍,各歼敌一部,24日主力渡过临津江,逼近汶山。[1]

当志愿军在西线发起进攻后,位于东线的人民军第3第5军团也转入进攻。第5军团分别在23日和24日歼灭伪军第5师第36团大部和第7师第5团大部。[1]

4月25日,志愿军第19兵团于18时起继续向当面的伪军第1师、英军第29旅进攻,并攻占了其主阵地,在24时前占领了汶山里、法院里、七峰山一线,歼伪军第1师一部和英军第29旅格劳斯特郡团第1营及坦克团大部,共4000余人。第64军先遣队突入敌纵深达25公里,严重威胁“联合国军”侧后。当天,第3兵团攻占了哨城里、钟悬山地区,歼敌一部;第9兵团在向当面之美军第24师发起突击后,在晚上占领了清溪山、云岳山和中板里、永阳里地区。中朝人民军队连续作战三昼夜,虽在加平方向打开战役缺口,对西线“联合国军”翼侧造成严重威胁,但战役发展形成平推,歼敌不多。“联合国军”及其伪军于25日逐步撤退至锦屏山、竹叶山、县里、加平春川第二线阵地继续抵抗。[1]

4月26日,中朝军队继续发展进攻,并于当日占领“联合国军”的锦屏山、县里、加平的第二线阵地。28日,右翼第19兵团攻占国祀峰、白云台地区,人民军第1军团在梧琴里歼伪军第1师一个营大部,第3兵团进占自逸里、富坪里地区,第9兵团攻占榛伐里、祝灵山、清平川、加平、春川地区。此时,“联合国军”主力撤至汉城及北汉江、昭阳江以南地区重新组织防御。美军骑兵第1师西调汉城,并于汉城东北西三面组成绵密的火制地带,妄图引诱志愿军攻城。中朝人民军队鉴于在汉城以北歼敌机会已失,同时战士自身携带粮食弹药基本用光,主力遂于29日停止进攻,结束第一阶段作战。此阶段作战,共歼敌2.3万人。[1]

第二阶段:东线重点进攻[编辑]

经过中朝军队第一阶段进攻作战,“联合国军”及其伪军被迫退守汉城汉江昭阳江南岸,整个战线呈西南向东北斜线态势。美军大都集中到西线,东线由南朝鲜伪军的6个师防守。中朝人民军队为继续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决定将第3、第9兵团隐蔽东移,实施第二阶段作战。计划首先集中兵力歼灭县里地区伪军第3、第5、第7、第9师,尔后视情况再歼灭伪军首都师和第11师,同时以第19兵团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汉城东西地区渡江佯动,掩护第3、第9兵团东移。[1]

5月16日18时,中朝军队共13个军(其中志愿军9个军,人民军4个军团)发起第二阶段进攻。第9兵团(不含第26军)附第12军配属四个炮兵团,和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担任主攻任务。主攻部队采用傍晚突破、夜间穿插并在天明前实现合围的方式,迅速击溃当面的伪军。第20军第60师勇猛穿插,于17日3时突入纵深25公里,切断伪军第3、第9师南逃退路。第27军担任迂回任务的第81师,不惜伤亡,不为小敌所诱,不停息交互攻击,经大小战斗28次,于17日突入敌纵深28公里,切断了县里之伪军西南退路,并会同60师全歼伪军五个营3000余人,将伪军第5、第7师击溃。[1]

6月18日,志愿军第20军和人民军第5军团东西两面出击,向被围于县里地区的伪军第3、第9师展开猛烈突击,并于19日将其大部歼灭,缴获全部重装备,仅伪军一部溃散入山林之中。志愿军第12军突破后,在三巨里、自隐里地区先后歼伪军第5师第35团一部、美军第2师2个营以及法国营大部。人民军第5军团于20日进至束沙里、皮木亭一线,歼灭伪军第3师残部700余人。[1]

志愿军第3兵团(辖第15、第60军,附第39军主力)向九城浦里突击,负责割裂美军与伪军的联系和阻击美军第10军,使其不得东援。第15军于17日晨攻占沙五郎峙等地,18日在大水洞地区歼灭美军第2师第38团团部及第1、第2营大部。但因美军第2师、陆战1师继续顽抗,志愿军前进受阻,未能完成战役割裂任务。第60军第180师于19日攻占洪川江以北法所里地区,牵制美军第7师不得东援。[1]

志愿军第19兵团及人民军第1军团在高阳加平宽大正面上向议政府以南水落山及汉江以北磨石隅里、清平川地区进攻,并于17日攻占上述各地,在抗击敌军的反击中歼灭美军1个营与伪军3个连大部。[1]

东线作战使伪军的4个师全部被击溃,20日东线南朝鲜伪军撤至九城浦里、丰岩里、下珍富里地区。美军第10军主力逐次东移,美军第3师和伪军第8师以摩托化行军,仅十几个小时就行进100多公里,迅速堵塞了缺口,建立了纵深防御。至此,“联合国军”又形成东西相联的完整防线。中朝人民军队经过连续作战部队相当疲劳,前线各军大部已断粮,继续进攻已有困难。加之战役未消灭美军师、团建制部队,为保持主动,使主力休整,遂于21日停止进攻。第二阶段作战共歼敌2.3万余人。[1]

第三阶段:“联合国军”的反攻[编辑]

中朝人民军队为争取主力集结休整,总结作战经验,造成尔后有利态势,决定主力北移“三八线”南北地区。为掩护主力转移和休整,各兵团留1个师至1个军的兵力,进行机动防御,迟滞敌人前进。[1]

5月22日,志愿军第39军、15军首先开始北撤。23日晨,“联合国军”集中4个军13个师的兵力,在志愿军主力尚未转移之时,实施全线反扑,以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组成的“特遣队”为先导,在航空兵掩护下,主要沿汉城涟川春川华川洪川麟蹄公路两侧地区,多路实施反扑。由于向后转移期间,志愿军各部思想放松麻痹,对敌人迅速实施全线反扑估计不足,以致转移的组织计划不够周密。担任运动防御的部队,有的尚未进入防御地区,有的虽已进入但未很好控制要点与公路,未能组织有效的交替掩护。因此,全线出现多处空隙,使敌“特遣队”得以乘隙而入,造成了志愿军在转移初期十分被动的局面,中部战线出现了一时的混乱。其中第60军由于有大批伤员等待后运,奉命仍在原地阻击敌人,而未能进入预定地区布防。美军及其仆从军利用机械化行军,三天内便纵深推进了50—80公里。[1]

5月24日,在志愿军最确定的机动防御开始线未及形成,即被敌突入。志愿军一些部队被阻隔在敌军后方,包括志愿军第12军军部和下属两个师、第27军和第60军第180师,其中穿插最远的第12军第91团被远隔敌纵深90公里处的下珍富里以北三巨里地区。在危机情况下,被截断的志愿军部队大都表现出顽强勇敢的作风,利用夜暗向敌人冲击,成功突出包围。其中第27军主力在极其困难下,在麟蹄、县里地区英勇抗击美军第2师、空降第187团、伪军第5师的进攻,将其阻于昭阳江南北地区,有力地掩护伤员后送和主力转移。中线之第12军于24日晚乘敌军先头部队向前推进的空隙,越过杨口成功向金化转移,而该军第91团在被隔绝在深远敌后的困难情况下,一路寻食野菜,夺取敌人武器,全团绕道翻越雪岳山突围而出,于5天后与主力成功会合。第60军第179、第180师在春川方向北汉江两岸地区顽强抗击美军第7师、陆战第1师、伪军第6师的进攻。但在25日黄昏,美军乘隙突入,将第180师被隔断在北培山、驾德山、梧月里地区。突围时,第180师由于指挥失误和组织接援不力,同时未能很好查明情况,集中全力从敌间隙中坚决突围,而采取了分散突围的办法,以致造成了重大损失。[1]

5月27日,中朝人民军队迅速将志愿军第63、第64、第15、第26、第20军及人民军第2、第3、第5军团主力,展开于临津江、汉滩川以北、芝浦里、华川、杨口、杆城地区进行防御。防守部队有重点地配备兵力,以火力封锁敌主要进攻方向的公路、铁路,并机动灵活地出击,积极打击敌军。28日至30日,第65军对进攻涟川之美军第1军实施反击,第20军对进占华川地区之美军第9军实施反击,各歼其一部,并收复华川[1]

6月1日,志愿军第47、第42、第20、第27军于新幕、伊川、鸡雄山、黑云吐岭一线构成纵深防线。10日,志愿军主动撤出铁原金化,将“联合国军”阻于“三八线”附近之汶山、高浪浦里、铁原、金化、杨口、明波里一线。此后,双方均转入防御,第五次战役遂告结束。[1]

战役结果[编辑]

在第五次战役中,中朝人民军队共投入了十五个军的兵力,连续奋战50天,毙伤俘敌人8.2万人,挫败了“联合国军”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摆脱了第四次战役时的被动局面,锻炼了新入朝的部队。经过这次较量,“联合国军”不得不转入战略防御,被迫接受停战谈判。但在此次战役中,中朝人民军队亦付出相当代价,战斗减员达8.5万人(伤、亡、失踪),敌我伤亡对比1比1.038。[1]

参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