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阅兵百科
(创建页面,内容为“{| style="margin: auto;" | x155px|无框|居中 | 文件: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png|x155px|无框|居中|蒙古人…”)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style="margin: auto;"
 
{| style="margin: auto;"
| [[文件: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png|x155px|无框|居中]]
+
| [[文件:Flag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1945.png|x155px|无框|居中|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
| [[文件: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png|x155px|无框|居中|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
+
| [[文件:State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Mongolia, 1960.png|x155px|无框|居中|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
 
|}
 
|}
  
'''蒙古人民共和国'''<ref>[https://mn.wikipedia.org/wiki/%D0%91%D2%AF%D0%B3%D0%B4_%D0%9D%D0%B0%D0%B9%D1%80%D0%B0%D0%BC%D0%B4%D0%B0%D1%85_%D0%9C%D0%BE%D0%BD%D0%B3%D0%BE%D0%BB_%D0%90%D1%80%D0%B4_%D0%A3%D0%BB%D1%81 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 — Википедия</ref>('''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简写为'''БНМАУ''',旧蒙文:'''ᠪᠦᠭᠦᠳᠡ ᠨᠠᠶᠢᠷᠠᠮᠳᠠᠬᠤ ᠮᠣᠩᠭᠣᠯ ᠠᠷᠠᠳ ᠤᠯᠤᠰ'''),存在于1924年11月26日——1992年2月12日,是蒙古国的前身。位于亚洲东部的内陆国,东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北与[[苏联]]接壤,东、西、南与中国交界。人口186.63万(1985),以喀尔喀蒙古人为主,此外有哈萨克人等。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文字为新蒙文(即西里尔蒙文,1946年前使用旧蒙文,即回鹘式蒙古文)。首都乌兰巴托。
+
'''蒙古人民共和国'''<ref>[https://mn.wikipedia.org/wiki/%D0%91%D2%AF%D0%B3%D0%B4_%D0%9D%D0%B0%D0%B9%D1%80%D0%B0%D0%BC%D0%B4%D0%B0%D1%85_%D0%9C%D0%BE%D0%BD%D0%B3%D0%BE%D0%BB_%D0%90%D1%80%D0%B4_%D0%A3%D0%BB%D1%81 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 — Википедия</ref>('''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简写为'''БНМАУ''',旧蒙文:'''ᠪᠦᠭᠦᠳᠡ ᠨᠠᠶᠢᠷᠠᠮᠳᠠᠬᠤ ᠮᠣᠩᠭᠣᠯ ᠠᠷᠠᠳ ᠤᠯᠤᠰ'''),是存在于1924年11月26日至1992年2月12日期间的一个亚洲内陆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东亚第一个、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该国北与[[苏联]]接壤,东、西、南三面与[[中国]]为邻,主要民族为喀尔喀蒙古族,还有部分哈萨克人族,其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1946年前采用旧蒙文,即回鹘式蒙古文,后来采用基于西里尔字母的新蒙文)。首都位于[[乌兰巴托]]。
  
 
1924年5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病死,6月13日,人民政府公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人民共和国的决议。11月8日召开第1届大人民呼拉尔会议。11月26日通过蒙古第1部宪法,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
 
1924年5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病死,6月13日,人民政府公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人民共和国的决议。11月8日召开第1届大人民呼拉尔会议。11月26日通过蒙古第1部宪法,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
第10行: 第10行: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
  
1961年正式加入联合国。冷战时期,蒙古国事实上是苏联的附庸国。 1992年2月12日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多党制、总统制民主议会制。新宪法当天生效,国名改为“蒙古国”。
+
1961年正式加入联合国。冷战时期,蒙古事实上是苏联的附庸国。 1992年2月12日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多党制、总统制民主议会制。新宪法当天生效,国名改为“蒙古国”。
  
 +
==国旗与国徽==
 +
 +
'''国旗'''
 +
<gallery class="center">
 +
Flag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1921.png|1921年版
 +
Flag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1924.png|1924年版
 +
Flag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1940.png|1940年版
 +
Flag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1945.png|1945年版
 +
</gallery>
 +
 +
'''国徽'''
 +
<gallery class="center">
 +
Coat of arms of Mongolia, 1924.png|1924年版
 +
Coat of arms of the Mongolian People's Republic, 1939.png|1939年版
 +
State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Mongolia, 1940.png|1940年版
 +
State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Mongolia, 1941.png|1941年版
 +
State emblem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Mongolia, 1960.png|1960年版
 +
</gallery>
  
 
==参考==
 
==参考==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分类:国家]]
+
[[分类:已消亡的亚洲国家]][[分类:蒙古]]

2023年11月24日 (五) 11:18的最新版本

蒙古人民共和国国旗
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

蒙古人民共和国[1]Бүгд Найрамдах Монгол Ард Улс、简写为БНМАУ,旧蒙文:ᠪᠦᠭᠦᠳᠡ ᠨᠠᠶᠢᠷᠠᠮᠳᠠᠬᠤ ᠮᠣᠩᠭᠣᠯ ᠠᠷᠠᠳ ᠤᠯᠤᠰ),是存在于1924年11月26日至1992年2月12日期间的一个亚洲内陆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东亚第一个、世界上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该国北与苏联接壤,东、西、南三面与中国为邻,主要民族为喀尔喀蒙古族,还有部分哈萨克人族,其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1946年前采用旧蒙文,即回鹘式蒙古文,后来采用基于西里尔字母的新蒙文)。首都位于乌兰巴托

1924年5月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病死,6月13日,人民政府公布废除君主政体、成立人民共和国的决议。11月8日召开第1届大人民呼拉尔会议。11月26日通过蒙古第1部宪法,废除君主立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

蒙古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地处亚洲中部的蒙古高原上,东、南、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山地间多河流、湖泊,主要河流为色楞格河及其支流鄂尔浑河。

1961年正式加入联合国。冷战时期,蒙古事实上是苏联的附庸国。 1992年2月12日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多党制、总统制民主议会制。新宪法当天生效,国名改为“蒙古国”。

国旗与国徽[编辑]

国旗

国徽

参考[编辑]